胡榴明1950年出生于湖北武汉,毕业于武汉市机械学校,之后便在工厂当工人同时兼任小学老师,直至她43岁时才开始全职写作,之后相继出版了《红裳》《在你的凝视中》等散文作品。除了作家这个身份,她也是城市文化研究者和城市建筑研究专家,出版了《夕阳无语·武汉老公馆》《三镇风情·武汉百年建筑经典》等关于武汉历史建筑的书籍。
“我天生就应该是作家”
与其他大部分作家不同的是,胡榴明拿起笔开始写作时已过不惑之年,当被我们问道是怎样一个契机让她决定成为作家时,胡榴明说到:“基因传承,我天生就应该是一个作家。无论命运将你推到何处,在工厂做工也好,在小学教书也好,艰辛曲折,最后还是走上一条写作者的路。”
胡榴明走上写作家的路是艰辛曲折的。回忆起成为作家之前的生活经历,胡榴明说:“一个字概括,‘苦’就是了。那个地方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那个地方。”物质上的困苦尚可忍受,但精神上的困苦却让胡榴明倍感崩溃。这样一段漫长的经历结束在1987年。那一年改革开放正值春天,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文化艺术的日益繁荣,为胡榴明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的写作环境,也给予了胡榴明一个成为作家的契机。于是她离开了生活了28年的工厂,所有的不快乐也被遗留在那个地方,胡榴明又重获“新生”。
“文学是我活在这个世界最后的希望”
胡榴明热爱文字,热爱读书。在她的社交主页中,她曾发表过这样一句话:“多读书少上网,人不读书要落后。”在胡榴明眼中,文学有着特别的意义:“没有文学,我活不过十三岁(因为偏科读初中时差点被班主任骂死),也活不过在工厂做工在小学教书那一段艰难困窘的日子。文学支撑着我在困境求生,当亲人和朋友都没有能力帮助你脱离困厄的时候,我便疯狂阅读,文学是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希望。”
可以说,文学相伴了胡榴明的一生。自胡榴明记事起她就开始读书,初高中时,她没事就去图书馆,书架上的书拿一本读一本,直至昏天黑地。在工厂的那几十年中,书籍是胡榴明的精神食粮,那时她主要读中外名家名著,五十岁以后读史学和建筑学。这些丰富的阅读经历,也为她的作家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胡榴明告诉我们:“当我写纪实散文时,我的脑子里会出现一个多维度空间网,古今中外天上地下凡是与写作主题相关的都纳入到这个网络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散文内容也就应运而生。”
“写自己的城市”
胡榴明不仅是一位散文家,也是一名城市文化研究者和城市建筑研究专家。《夕阳无语·武汉老公馆》是她创作的第一本有关武汉城市文化的书籍。胡榴明说:“写自己的城市,逐渐建立对自己城市的爱,这一过程是我人生的锤炼也是我人生新的开始。”
这个新的开始对于胡榴明来说是去面对更多的挑战。因为创作《夕阳无语·武汉老公馆》需要胡榴明从纯文学写作转入城市历史人文写作。城市历史人文写作需要诸多史料支撑,在创作《夕阳无语·武汉老公馆》时,胡榴明历时三年,查阅资料,多方考证,才写出十九幢老建筑的前世今生。在这本书中,胡榴明不仅仅是从建筑学的角度去描述,而是更侧重挖掘这些老建筑的历史与人文内涵。她的文章思维缜密,将美学、艺术融入到历史中去,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最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讲述出来,颇具胡榴明自己的写作风格。
胡榴明虽然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但她却认为自己更像一个在城市的漂泊者。在《我与<夕阳无语:武汉老公馆>》一文中她曾说道:“作为一个祖籍农村出生地在城市的边缘城市人,故乡观念于我几乎等于零;比起那些后来这个城市的谋生者,我更像一个漂泊者,那样的一种无根漂萍的心理。我从来就不知道自己的‘故乡’在哪里。”所以,在她关于武汉历史的著作中,她始终以不失偏颇的语言去陈述历史,跳出她写散文时的思维与视野,以旁观者的姿态去描述这座城市的美丽,让读者客观的了解武汉这座城市。
胡榴明的文字中饱含着她对武汉的热爱,她为武汉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而自豪。胡榴明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去了解武汉历史,去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她的文字对文化传承做出一些有利的事,这是她写作的初衷,也是她作为作家的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10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