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强信念”暑假社会实践——许昌学院赤红一片社会实践队开展百年党史宣讲活动
2022年6月6日星期一上午9:00,许昌学院赤红一片社会实践队在讲述人的带领下,来到中共五大的会议旧址,并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进行了参观学习。
中共五大会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路20号。1927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早期共产党主要负责人陈潭秋从武昌高师毕业后在国立武昌第一小学任教,也曾在这里居住,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董必武曾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称,这里在1922年至1927年一度成为湖北革命活动的指挥机关。1927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举行了第五次代表大会。
现在的会址,占地面积约11亩,内有五栋建筑,建筑都是典型的清末民初学堂建筑,院内建筑设有走廊,为砖木结构。临街的两层楼坐东朝西,是当时教职员的办公室。门内右侧呈马蹄形的三栋八间平房,是学生们上课的教室,是1918年建校时的原建筑,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比较彻底的修缮。紧挨着教室的是学校的小礼堂,小礼堂曾是共青团四大的会场。院内还有一个大操场,操场左侧一栋灰砖灰瓦的两层楼房是教职员宿舍,目前是中共五大历史的陈列厅。旁边的风雨操场是学生们下雨天上体育课的地方。回望战火纷飞的历史岁月,这里是1927年历史风云的重要见证。
中共五大代表李维汉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使用过的柳条箱,中共五大代表罗亦农亲手制作的木拐杖,多松年在苏联中山大学学习时用过的怀表……这些共产党先驱们所用物品的实物再现,让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生活的细节,也直观地展示出革命之不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12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