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村阎家洼子自然村的一块川台地里,矗立着一座刻有“四十二烈士殉难处”字迹的墓碑,它铭记了87年前发生在此的一段革命故事。2022年6月12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铭党史、守初心”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团队成员一同回顾了这段历史故事。
1934年3月,国民党纠集8个团,分兵8路对南梁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5月,正当刘志丹带领红四十二师转移外线作战时,国民党甘肃警备旅仇良民部和陇东谭世麟保安队1000余人,长驱直入南梁革命根据地,到处搜寻红军物资,打探红军下落。5月10日中午时分,仇、谭两队敌军包围了村庄,挨家逐户搜索红军战士和军备物资。到处搜索的敌军在埋藏物资的大场上,发现了翻起的新土,随即开始挖掘。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雇农武万有突然冲出来大吼:“不准挖老百姓的粮食!”在武万有的带动下,村民随即一拥而上,围坐在土坑里,任敌人拳打脚踢、枪托捣、鞭子抽,竟没有一个人因为害怕逃离。5月13日夜,无计可施的敌人最终下了毒手,用铡刀杀害了金岔沟农民联合会主席白阳珍等6名乡、村干部,将头颅摆在大场上示众,以此来威慑其他群众,但阎家洼子的老百姓依然严守党的秘密,没有一个人因为敌人残酷的暴行而投敌叛变。丧心病狂的敌人眼看阴谋没有得逞,于是气急败坏,变本加厉,将搜寻到的其余36人捆绑到阎家洼子大场上,那里早已挖好了两个埋人的大坑。敌人把他们一个个推下坑去,英勇的先烈们在惨遭活埋前,与敌人进行了最后的搏斗。敌人把他们用铁锹砍下去,他们爬上来,再砍下去,再爬上来……双手被捆绑着,就用牙咬,用头撞,用脚踢敌人,直到耗尽最后一丝气力。
在这起惨绝人寰的“阎家洼子血案”中,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英勇的南梁人民没有被吓倒,没有一个人逃跑,也没有一个人屈服,更没有一个人变节,表现出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南梁苏维埃政府干部和红军物资,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赞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27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