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记者——邹韬奋
-- “学习党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
邹韬奋,近代中国记者和出版家。1909年春,在父亲“实业救国”观念的推动和影响下,邹韬奋考取了福州工业学校。两年之后,又被送往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父亲希望他“将来能做一个工程师”。但邹韬奋认为他的天性,“实在不配做工程师”。他在这里,从小学、中学,一直读到大学电机科二年级,虽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终因对数学、物理一类的科目不感兴趣,未能遂父心愿。
从1909年开始,邹韬奋先后就读于福州工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等,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22年,他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股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在上海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5年12月,他与沈钧儒、厉麟似等人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其间,邹韬奋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11月,因积极宣传抗日,他同救国会的其他领袖沈钧儒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邹韬奋是杰出的爱国者,著名的出版家、新闻记者和政治家。他一生笔耕不辍,出版著译近四十种,数百万字。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传播进步文化,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者,激励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走上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
2022.6.17
陈建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44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