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有人认为美育只为审美和娱乐,我认为这种说法大错特错,我们不仅要认可美育,还要将其贯彻到底何为美育?美育不是闲暇时刻的消遣,也不是娱乐至上风气的产物,更不是给门面挂彩的市侩涂料。美育是飘扬在五线谱中灵动的音符,是寄留在色彩和线条上的滚烫的思绪,是石像和浮雕谱写的传承千年的神话。美育,是绘画在心灵,歌颂在精神,雕塑在风骨的人生之歌。
一棵小草,有人冷漠习以为常,有人从中看出了三千世界的春华秋实,这何尝不是美育的作用?蔡元培曾说,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就如犹太人从小舔过涂着蜂蜜的书籍,知道书是甜的,有许多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放古典音乐称为胎教。试想,在《巴赫小舞曲》和《致爱丽丝》中成长的胎儿,是否会对音乐更加敏锐?心思更加细腻灵动?美育无用之说,实属可笑。而在日新月异的当下,美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悠闲自在的清新,纯净平和的相思,战火纷飞的铁骨乃至世道不公的哀寞,越来越被这个物质日益充足而精神逐渐干涸的社会所接受,甚至于雕刻与数学建模,音节与起承转合都有了不可言说的情分,美育从来不是教育中的鳏寡孤独,而是上知天文地理下见人生百味的金玉满堂。钱学森说过,音乐艺术给了他在数学领域思考中莫大的助力,美育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能在画展中一略江山奇观,岂不美哉?让自己的遐思追溯在诗画的色彩,岂不乐哉?将自己的心灵置于春秋笔法下,岂不快哉?而事实不然,人们忽视了重要的美育,画展成为功利的名廊,美术课被应试课程取代,人们像行尸走肉一样机械地周而复始——做出这种行为,不更是体现了美育的缺失,只有坚持美育的认可,保证美育的地位,人们才会在无趣和麻木中苏醒。
美育从来是不能只是一句空话,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那我言绝知美育要躬行!让美育更深入生活,更深入心灵,而绝非仅仅娱乐和审美。故此,唯有加大美育的培养灌溉,才能成就个人之福,国家之幸。加强美育培养是个人之福。人民日报发表时评,大声疾呼:“美育是一种刚需,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拥有审美能力,就拥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够善于在苦难的生活中找到美,从而制造美,然后让自己即使在地狱中也能笑出声来,在苦难中也能开出花来。正如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个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引来了评审们的好奇,“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同样的破损,不同的角度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哪种答案更让人有幸福感?结果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倘若一个人的心灵和境界没有受到美的熏陶和启示,没有保留住一片审美的心灵的净土,任何美的种子播下,也不会生根发芽,也就不可能具备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的胸襟和气象。因此,个人的成绩系于美育培养之上。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加强美育培养,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下去。美是一片沃土,只有勤加耕耘、施肥、浇水,才能使这片土壤更加肥沃,才能让美育出更加高尚的品德修养,才能成就个人之福,才能撑起国家之幸。
投稿人:王梦钰 李影 靳晓彤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44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