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课好在哪?
——听“沉淀溶解平衡”优质课有感
教育见习的第一周正逢实习学校的优质课评比,我们几个实习老师一起去听了几位老师的优质课,在这期间我们收益匪浅,也深刻地体会到一节好课要有以下几点:
(一)好在教师的教学设计
先由生活中的例子引进课题。上课又枯燥无味,单纯地将知识点讲给学生,让他们去记住那么多的理论知识,显然,这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好处,这会让他们对知识的厌倦,从而不想学习。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注意学生的吸收能力,尽量让他们从理解中去记忆,这样不仅记得快,记忆效果也好。例如在本次沉淀溶解平衡的课堂上,教师从身边大明湖的污染治理开始讲起,随后在应用本节课知识的时候运用了钟乳石、珊瑚、溶洞等现象帮助学生在理解同时开阔学生的思维、眼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是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在沉淀溶解平衡学习中建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对实验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及评价,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能力。观察实验现象,了解溶解平衡的微观本质,有助于构建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利用学科知识分析信息真实性,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本次课程进行了多次实验,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探究,先通过学习再进行实验,帮助学生捋清思路,如向Mg(OH)2悬浊液中加酸模拟湖水酸化过程的实验,怎样合理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将不同的离子混合溶液分步转化为沉淀而除去?需要运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合理的控制实验条件达成。下面的设计基于学生实践基础,解释说明宏观现象过程中解构沉淀溶解原理。例如问题:怎样除去硫酸铜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铁离子?先由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后教师进行提问,采用探究式学习模式以及设计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将探究和实验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学科理论的掌握与正确实验的操作,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高综合能力的学生。
(二)好在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上采用任务驱动和小组讨论法,能够充分展现学生思维,引发学生间思维碰撞,使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了按部就班教学的弊端,促进整个学习过程能够高效、充满活力地进行,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本节课时间一共四十五分钟,近一半时间用于实验和小组讨论,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再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现象讨论、原因分析,使任务驱动和小组讨论两者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锻炼个人能力,促进同学间学生关系,养成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学习实践的习惯。高中化学采用课堂小组讨论法,对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促进高中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化学教师要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合理划分讨论小组和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这样能充分调动高中生在课堂上讨论的积极性,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三)好在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
学生能够应用知识,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不同的生活情景之中,真实情境及问题不应虚构,应是与生活或社会热点相关,能引起学生兴趣且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提高在实际情境中对知识提取、迁移和应用的能力。设置的实验应考虑探究过程中包含的知识需符合学生的逻辑和能力水平,体现知识递进性,符合知识的螺旋上升规律,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重新整合和构建认知体系。例如在本节课的内容中,学生学习了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进而教师利用这部分的知识引出Mg(OH)2除去Cu2+的反应,把学习的主体让给学生,由学生进行知识的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充分的进行扩展,加深对于知识点的巩固和更深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将生活中关于这部分的应用进行了加深,通过钟乳石、溶洞、珊瑚等的展示,加深了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养成审美、护美的素养,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四)好在学科素养的提升
一堂好课好在最后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只专注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学习期间仍然要注意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素养,从化学人的角度出发,关注社会问题。例如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大明湖污染治理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堂的展开,而在最后学习完本节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问题后,教师又回到了这个方向,回归环境保护,提倡化学人要用化学素养要求自己,从我做起,从小事开始为我们的环境保护而努力。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各个学科而言都是新课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在教学环节设计当中应结合化学学科固有的特点,注重宏微结合、运用三种表征等方法,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品质。
化学研究的微观世界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微量转化难直观观察,怎样将微观世界的转化以明显的宏观现象展示出来,再结合科学分析与推理进行逻辑证明,在大脑中建构微观世界粒子之间的转化观。我们更加需要的不只是学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而获得这一知识的过程却更加重要,只有这样,学习才是超越了知识的观念建构。如果在教学中关注了理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就不会将“化学思想”当成新的“知识”教学,就不仅仅为学“沉淀溶解平衡”而教。
不仅仅是这样的一节课,每节课都应该有这样的课程总体构架,应该有好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学科素养。教师之路任重道远,怎样上好一节化学课还需要下更多的工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58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