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从胜利走向胜利

来源: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 作者:温柔.

从胜利走向胜利

——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

2002年6月19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喜迎二十大,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队进行了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的考察。

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位于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前河湾村,是新四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军部,同时也是华东野战军诞生地,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新四军军部设于此,陈毅同、粟裕及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住在该村,在此指挥了著名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临沂阻击战,制定了莱芜战役的作战计划和策略,召开了华野前委扩大会议,并镇压了叛匪郝鹏举。1947年1月,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在前河湾村组建完成,至此新四军完成了其光荣的历史使命,前河湾村也由此成为新四军最后一个军部驻地和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

走进纪念馆,迎面可见的是大厅正中央屹立着的华东野战军主要领导人并肩站立的雕塑,向两侧墙上望去,华东野战军所参与的重大战役和在战役中荣获的军功奖章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地映入眼帘,一场场激烈、残酷的战役浮现在眼前,仿佛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呐喊声、嘶吼声回响在耳旁,此刻,墙上的勋章格外荣光且沉重。在那段腥风血雨、血战疆场的革命岁月里,无数不畏牺牲的战士们身体力行地谱写了中国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跟随讲解员进入展厅,可以看到很多当年新四军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水桶、文件箱、豆油灯、药臼子、黑碗等,也可以看到他们曾经战斗时所使用的一些武器装备。从“向北发展 向南防御”到“厉兵秣马、全面备战”,纪念馆里还陈列着当年张饶等关于派韦国清率部担任鲁南防务等致四师电、中央军委关于三师等北进部队应迅速行动的指示以及军委对黄克诚关于三师到山东后立即北进不停的相关文件,同时,纪念馆还利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生动形象地还原了部分当时战士们生活和战斗的场景,仿佛带我们穿梭回了当年十分清苦的生活和充满枪林弹雨的战场,让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新四军在沂蒙老区坚持抗战的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当讲解员讲到解放区人民群众共饮“齐心酒”时,我心里尤为感动,据讲解员介绍,临沂县独树头村的贫苦农民,自动地集合在一个场院里,村农会会长郑志邦等把鸡血滴在酒坛里,喝了齐心酒,共同表达了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这种现象在当时的沂蒙解放区是比较普遍的,这也正是“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之生动体现。

纪念馆里陈列着的一件件历经风霜雨雪的历史实物,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一幅幅无比珍贵的旧时照片,生动地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不畏困难、冲锋向前的大无畏精神,也表现出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强大信念。

缅怀革命先烈,探访战争旧址。我们参观纪念馆时,看到有很多服装统一的队伍,有老年人团队,也有青少年群体,很多研学旅游团都来此地参观学习,其中一支由很多小学生组成的队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讲解员讲解的时候,他们听讲非常认真,讲解员采取互动的方式,在讲解完之后会对他们进行提问,比如会提问一些重要战役的时间点,以及重要的人物的名字,孩子们都非常踊跃地回答问题。当讲解员问道:“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在谁的领导下,歼灭国民党武装247.6万余人”时,孩子们异口同声且十分响亮地回答道:“陈毅、粟裕”。我不禁有些感动,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非常新鲜的活力和十分具有韧性的力量。我与这群小学生的年龄相差十余岁,但他们的少年时代却与我的少年时代不同,他们乘着时代发展的东风,有很多机会去体验不同的、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可以走出学校、走出教室、走出课本,能够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方式去感受历史、去更好地学习历史,培养爱国情怀、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他们响亮的回答问题的声音萦绕在我的耳旁,久久不能离去,我不仅想到伟大的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曾说的那句:“国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强。”我想,来到河东区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每一个人都能从这里汲取营养、取得收获,会对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有更直观、更清晰、更深刻的感知,也必将更加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供稿人:李佳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59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面貌,2025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省菏泽市乡村社区展开实践调研,设……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查看全文 >>

社区服务筑清洁,共绘环境美丽图

为营造更加整洁、美丽的居住环境,以实际行动诠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深刻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6日走进山东省烟台市东阁易居小区,展开了一场别……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国学)查看全文 >>

观海阳秧歌,赏非遗文化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新元广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循声觅道赓续文脉社会实践队队员的目光。他…… 于兴华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国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

最新发布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小实验培养科学大兴趣
每一个份成长都来之不易,并且至关重要,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我加入了“趣味小实验,科学大发现”化梦为翼实践团队。实践团经过6月5日和6日的前期准备,并于6日10日进行相关调研调研,在6月11日…
寻访二七纪念塔,赓续红色革命精神
“没到二七塔,就等于没到过郑州”,这句话在郑州可谓是家喻户晓,足可见二七纪念塔在郑州的独特地位。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社实践队来到了郑州二七纪念塔,目的是通过此次参观,增强实践队…
弘扬传统技艺 赓续文化血脉
弘扬传统技艺赓续文化血脉(通讯员何飞飞2022-6-20)随着今晨旭日的缓缓升起,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先锋实践队的第四次会议也慢慢拉开了帷幕。上午9时,先锋实践队第四次会议正式开始。经过前三天…
人民满意的教育——看家乡教育的发展
6月20日,是“我和我的家乡”学习考察实践队进行实践活动的第三天。在队长牛永凯的带领下,实践队通过对家乡学校的变化来了解家乡教育的变化和发展。天气炎热,但阻挡不了队员们对于家乡教育变化探索了解的步…
讲党史、创新风暑期社会实践队团队日记
今天是团队成员社会实践开始的第八天,为深刻了解社会实践红色革命历史,6月20日,社会实践小组队员们来到许昌本地的烈士英雄纪念碑进行实践活动缅怀先烈,参观了解到许昌英雄烈士纪念碑的由来以及它和中国共…
志愿社会,泽被你我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
用心用力办实事 见行见效开新局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第十一天纪要2022年6月17日上午,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参与了暑期社会实践线上直播会议…
锻造红色引擎 激活发展动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第十一天纪要2022年6月17日上午,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参与了暑期社会实践线上学习会议…
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第十天纪要2022年6月16日上午,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参与了暑期社会实践线上直播会议。…
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第十天纪要2022年6月16日上午,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参与了暑期社会实践线上学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