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小麦育种,科技壮苗

来源: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作者:半兮〆

小麦育种,科技壮苗

—许昌学院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

2022年6月2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第四组成员:杨博、孟丹阳、刘子旭、白月瑶和付靖五位同学在线上对家乡农作物进行分析,查阅对应经济作物特色作物的种植方法(优缺点)和亩产量及亩产折和收入。

其中孟丹阳同学调查了延津小麦,河南省延津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延津县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土、肥、水以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小麦生长。延津县位于中国小麦黄金走廊核心区,位于豫北黄河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年平均气温14℃;7月最热,平均27.3°C;1月最冷,平均0.2°C;年平均降雨656.3mm,6~9月份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的70%;全年无霜期220天,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左右。这样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小麦生长。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小麦生长分蘖呈现出“两个盛期、一个高峰、越冬不停、集中死亡”的分蘖规律,同时从总的气候条件看,小麦有“两长一短”(分蘖期长、孕穗期长、灌浆期短)的明显特征,比较适宜种植多穗大穗型品种,这在同纬度的地区不足为奇,而黄河故道冲积形成的上沙下粘的“蒙金”土壤(仅限部分地区),发苗保肥,比较符合强筋小麦后期对N素需求,能够形成更多的蛋白,这也许是形成优良品质的生态因素之一,具体尚需定量研究2019年到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小麦平均亩产分别为526公斤、540公斤、542公斤、545公斤,绘出了一条高位攀升的完美曲线。

今年,亩穗数50.5万穗,穗籽数40.1粒,千粒重51.8克。6月6日,延津县塔铺街道通郭村千亩丰产方现场实打验收显示,种植品种“丰德存麦20号”平均亩产907.12公斤,继2020年创下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后,再度刷新全国千亩方高产纪录。延津县种植小麦的土地面积达103万亩,其中强筋小麦达55万亩,有机小麦5万亩,小麦产量达16亿斤,占新乡市优质强筋小麦面积的80%。优质麦种子基地25万亩,产量达2.5亿斤,今年收购小麦毛粮价格1.57元/斤。通过科技育苗将有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供稿人:冯咏琪)2022年6月20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63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以激情接文化炬火
满怀激情,迈着矫健的步伐,在暑调第四天,先锋实践队的全体成员们再次进行了宣讲彩排。“传承多彩非遗,筑梦人文黄石”组进行活动宣讲彩排,在上午彩排中由非遗组进行彩排,连续进行了两次彩排,全体成员迅…
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纪实2022年6月20日上午9点,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在队长…
以激情接文化炬火,用讲演描发展续图
以激情接文化炬火,用讲演描发展续图——先锋实践队暑调第四天圆满结束(通讯员吴怡2022-6-20)为了进一步完善宣讲初稿,为明天的宣讲活动做好准备,避免在正式宣讲中出现重大失误,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
精益求精,不断完善
满怀激情,迈着矫健的步伐,在暑调第四天,先锋实践队的全体成员们再次进行了宣讲彩排虽然本次彩排活动圆满成功结束,但真正想要使宣讲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和成效,还需要我们各自对自己部分的讲演不断地进行练…
小小农作物,致富有门道
小小农作物,致富有门道——许昌学院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为宣扬党的历史建树,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政策鼓励下,许昌学院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积极响应并落实国…
参观党史纪念馆 传承红色发扬精神 ––––许昌学院“传承红色基因,奋进时代征程”调研队活
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传承红色基因,奋进时代征程”社会实践队的活动内容是让团队成员通过查阅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学习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西柏坡纪念馆基本陈列包括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展…
云上慧:用时间浇灌花朵,用爱开启旅程
距离我参与“云上慧”活动已然过去一段时日了,回想起那短短十几天的经历,仍觉得历历在目。我想记录,记录我和孩子们一起的成长过程,但面对按键纷杂的键盘,心里忽地闪过走马灯一般的画面,夹杂着孩子的欢…
脚踏实地,平稳推进
(通讯员孙欣蕊2022-6-20)由于部分队员有实训任务,所以萤火虫实践队队队长廖怡茵带领部分队员于上午9时在教育大楼1430开展本队工作。首先,大家对第二组宣讲的PPT进行了修改。中午12时30分,全体队员到齐。大家全…
湖工学子三下乡•实时问卷调查
今天是开展三下乡的第四天,为了了解当地人们对安全用电常识以及国家政策的了解状况,实践队员对湖南省衡阳市堰头村的居民对家庭安全用电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居民对家庭安全用电的了解情况,与此…
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党史学习2022年6月20日上午9点,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线上共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