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社区走访调查之垃圾分类常识的调查

来源:许昌学院电气院电网 作者:卢林洁

6月14日,上午九点的会议正常进行。会上对于昨天的社区走访问题做了总结和剖析,发现有以下几点问题:大部分社区公民对垃圾分类的常识性问题比较生涩,并没有过度关注生活中垃圾分类的相关内容;群众对垃圾分类大部分持积极支持态度,超过60%的群众希望可以将垃圾分类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并加以规范化、智能化;对于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的推广和使用,60%~70%的群众表示可以接受收费管理制度。

关于会上讨论的问题,结合实际调研结果,社会实践队员们决定更改相关问题,重新走访社区进行调研,并通过走访垃圾站或垃圾回收部门了解更多关于智能垃圾分类的内容。通过走访,社会实践队员总结到了以下几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一、不同群体对智能垃圾分类的态度不同

有关垃圾分类的常识问题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对智能垃圾分类的态度也有不一样的看法,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不同。对智能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数据较好的,大学生和青年群众占大部分。而对于垃圾分类的常识和垃圾分类回收的相关问题的了解,大学生和青年群众的数据并不理想。如何解决这类问题?问题的切入点需要从什么方向入手?怎样做到将智能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的推行全民化?这是社会实践队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商讨的问题。

二、垃圾分类的规范化、智能化

关于普通垃圾分类大部分社区都做到了规范化,但鲜少有做到智能化。群众对于将垃圾分类智能化大部分都持积极态度,体现了群众在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问题上有极大的认可度,并且体现了群众强烈的环保意识。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推行垃圾分类智能化、生活化、规范化的前期准备工作将大大减少,有关智能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三、总结

通过这次走访,实践队员们遇到了新的问题 ,获得了不同的信息,了解了新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从中汲取经验,并针对走访调查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升华。通过每次会议的讨论,队员们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理解,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思路,一次次思想的碰撞,迸发出不同的火花。经过这几天的走访调查,社会实践队员们对智能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环保的理念理解的更加透彻,并主动的实践于日常生活中。相信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会对环境保护产生不一样的感触,体会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并将其付诸于实践行动中,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64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三下乡一年级数学教案
课程名称数学模块名称复习一年级课题第一课题课题课时40分钟执教教师王丽洁授课班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
游武汉革命博物馆,学红色革命精神
建党百年之际,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满天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开启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6月19日,满天星实践队队员金良去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红巷的武汉革命博物馆进行参观并且学习红色文化,并于…
学习党思想,争做新青年
学习党思想,争做新青年——机械学院“学习党思想,争做新青年”暑期社会实践队6月20号上午8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学习党思想,争做新青年”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线上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分…
三下乡传承雷州文化教案
课程名称雷州风俗模块名称历史文化课题过年风俗,鼓励同学们传承雷州文化课题课时40分钟执教教师王丽洁授课班级小学教学目标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雷州风俗文化的精彩之处,激发同学们对雷州文化的热爱之情,鼓…
黄河水电与黄河水电人的故事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关于黄河文化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是黄河水电的故事。滚滚黄河水,不解水电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国第二大河,近年来我国要在黄河多处地方建立水电站,…
智能垃圾分类调查问卷之社区走访调查
6月13日,阳光明媚,多云转晴。经过几次会议的商讨,社区垃圾分类实施现状调研与优化升级探索暑期社会实践队做出了有关智能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表,根据其中的问题走访各个社区,调查了群众对智能垃圾分类的相…
三下乡雷州风俗教案
课程名称雷州风俗模块名称历史文化课题“上刀山,下火海”,雷州石狗课题课时40分钟执教教师王丽洁授课班级小学教学目标让同学们更加具体了解雷州风俗,同时也让同学们知道有些风俗的危险性,教会同学们懂得…
黄河水电的故事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关于黄河文化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是黄河水电的故事。滚滚黄河水,不解水电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国第二大河,近年来我国要在黄河多处地方建立水电站,…
“垃圾分类有智能,人们生活添笑容”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垃圾回收分类的号召,许昌学院“社区垃圾分类实施现状调研与优化升级探索”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2年6月13号展开了第天五社会实践活动。一、智能垃圾分类变为“香饽饽”随着日益增多的生活垃…
“传播下个行动,收获新的进步”
以“智”识人、以“慧”统运、以“数”促管,是垃圾分类从“人治”转向“数治”的现代化特征,是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垃圾治理路径之一。所以今天队员们继续召开第三次会议积极探索如何将智能垃圾分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