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作者:袁礼欢

习总书记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功在当代,立在千秋。作为21世纪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中国南水北调,直接解决了北方长期缺水的困局,极大的改变了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引起的水资源不平衡问题。6月20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南水北调,利在千秋”宣讲团暑期社会实践团以南水北调工程对周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南水北调工程的了解及其认识做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在广州市内进行调查和宣讲。 实践队于早上八点出发,先了解周边的地理环境以及在调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进行规避,保护好自己。此次调研的目的地为居岐公园和大黎山公园。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人都知道或是有一点点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但是大家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评价中都有一句话那就是“这是一项很伟大的工程,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也许他们对南水北调不太了解,认识也不清晰,但是民众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把南方的水调到北方是很艰难的,但是国家这样做了,表明了国家队人民生计的关心,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艰难的地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中国人的信仰是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国家在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的时候是遇山开山,遇水搭桥,以钢铁般的决心要把这一项利民工程做好做实。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的居民对南水北调工程不理解,但是有很多人也表示支持,我们以填写调查问和我问你答的方式对行人进行调研。以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以及影响为主要的内容,很多人都说南水北调解决了北方地区因为地理位置而引起的缺水问题,把南方的水引到北方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造福了后代,也造福了南水北调工程周边的居民,这是一项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社会实践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我们带着理论知识走到生活中去,走到人们平凡而不平庸的生活中去,以最朴素的言语,最简单的生活小事来感受国家伟大工程的意义。民生无小事,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一项把人民的生计放在第一位的伟大工程。从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更加的了解了南水背调工程的意义以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几个字沉甸甸的民生情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66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承华夏千年薪火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寻辛亥之脚步 忆革命之精神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今天,我们走进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祠,去领略革命党人武装反抗的革命事迹。辛亥革命…
资助育人,立德树人
资助育人,立德树人——药学院闪“药”青春三下乡团队开展国家资助诚信教育讲座为普及国家资助教育政策,增强广大学生的金融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珍爱信用,理性借贷,励…
清水南来润民心 甘洌绵甜泽万户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6月20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
心系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
习总书记说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构建人…
文化互交融,民族大团结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从6月20日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在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开展以“民族团结我践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对…
普及禁毒知识,共筑健康社会
普及禁毒知识,共筑健康社会——许昌学院大城小爱实践队活动纪实2022年6月21日,“大城小爱实践队”队员管梦瑶于上午8点到达了位于京开大道的濮阳市禁毒展览馆,今天的任务主要是与群众朋友们一起参观展览馆并…
青年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活动
当谚语遇上节气之夏至
谚语是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获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二十四节气”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节气与谚语相遇,即传承和发…
生命第一,立足于防
生命第一,立足于防——2022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防汛救灾总结阶段2022年6月21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扬新时代文明,社会治理实践队”实践队在队长付冰冰的带领下,展开了防汛救灾工作总结阶段。防汛救…
寻访红色古迹,感悟先辈遗志
洛阳师范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社“寻访红色古迹,赓续革命精神”实践队于几日前到郑州二七纪念塔进行参观和学习。郑州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