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半塔纪念馆,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来源: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唐乾文

又一年盛夏,炎炎烈日,蝉鸣不绝于耳,风扬万里中,又让人回想起这片土地曾经炮火连天的模样,好在有一群无畏无惧的烈士曾捍卫着这片属于中华的土地。滁州学院“赴滁州观瞻红色旧址实践小分队”于几日前到半塔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和学习。

半塔古称白塔,历史悠久,因白塔寺内塔塌倒三层,仅存半个塔,故名半塔,地名亦称半塔集。半塔集位于皖苏两省来安、天长、六合、嘉山、盱眙等县(市、区)交界处,四周丘陵起伏,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晥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中心。1940年3月21日至4月9日,在刘少奇、张云逸等领导下,新四军第五支队以皖东半塔为中心,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反顽作战。这次战役出奇制胜,创造了在遭敌优势兵力围攻下固守待援,打守备战的经验。陈毅曾高度评价半塔保卫战:“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半塔,才有黄桥(黄桥是新四军东进中的一次著名战役)。”

勿忘历史警钟长鸣,纪念民族英雄。实践队员表示回顾这段历史,致敬民族英雄,目的不是为了沉迷于过去,而是缅怀和感念为抗战做出杰出贡献的抗日英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通过参观半塔烈士陵园,缅怀民族抗日英雄,学习英雄事迹,感悟伟大精神,实践队员会以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昂扬斗志告慰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的英灵,以史为鉴,以人为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70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社内相亲》爆火,霸总剧再遇生机
近日,由安孝燮、金世正、金旻奎、薛仁雅主演的SBS月火剧《社内相亲》成为微博热搜上公认的下饭剧,登上网飞全球TV日榜第四,在豆瓣拿下高达8.2的评分,可谓是口碑收视双丰收。该剧改编自韩国人气漫画《我和社…
住房牵动民生 ——人民看得到的幸福
6月22号,是社会实践的第五天,主要的调查方向是我国各省市房屋和基建的发展,队员们走访了当地的住户深入了解家乡的房屋和基建的进步。2008年“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实施以来,乡村大量的危房被改造,国家为农…
《活着》:以平和手法,撰人生至殇
我们常感叹于生命的顽强,但它有时却脆弱无比。输一次血,生一次孩子,甚至吃一次豆子都有可能致人于死地。当一个人惨遭一个又一个不幸,最终一无所有后,他将为什么而活。余华的著作《活着》给了我们答案,…
上线算法关闭键,莫让“算法”变“算计”
【编者按】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截至3月15日,抖音、微博、淘宝、百度、微信等APP均已上线算法关闭键,用户可在后台自主选择是否关闭“个性化推荐”。这则报道几乎关乎所有用户的个人权益,成功地在315的众多报…
这个仲夏,我们“乡”约一起,再出发
为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眼农村经济,体味农民生活,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及服务社会的意识,使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知识与现代科技优势…
促进乡村教育,青春助学圆梦
促进乡村教育,青春助学圆梦——外国语学院“爱无止尽,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农村教育提升至国家发展高度,更加成为党和人民热切关注…
十年变化我见证
10年,能给一座新城带来多大变化?曾经一片荒芜的城乡结合区,经过10年建设,摇身一变成为无锡的北门户。这虽然不是一段从0到1的创世纪,但依然是一段有关于无锡这座城市,最辉煌灿烂的奋斗史。阵痛。2010-2014年…
千里通渠贯南北,一江清水入心田 ——水利学院南水北调 利在千秋 宣讲团
南水北调工程,是新时代“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也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标志性工程,其蕴含着强大的国家治理效能。它作为当代治水奇迹的标志…
今调长江水,泽福千秋 ——水利学院南水北调 利在千秋 调研宣讲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横跨四个省市,优化水资源结构,解决了沿线14座大、中型城市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中线工程附近居民们对南水北调工程的了解程度,帮助居民进一步…
抬头看见星光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很难与人交流,很难查到别人的情绪,也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很难融入社会,就像夜空中的星星独自闪烁,孤独在自己的世界里,普通孩子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他们却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