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访少奇故居,传先辈精神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崔沛瑶

毛主席曾言:“三天不学习,就赶不上少奇同志了。”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暑期实践队队员就带领我们“云参观”了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刘少奇故居,亲身体验刘少奇同志曾经革命的地方,学习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神。

回看历史,感受少奇经历,体味先辈不易。

刘少奇到渑池后,住在县城东关路南一所座南向北的瓦房小院内(即“刘少奇旧居)。刘少奇同志在生活上非常俭朴,和大家同吃同住。刘少奇同志的警卫员苏斌说:“少奇同志爱喝茶,用的白搪瓷茶缸,带个盖子。每晚看书写材料都要泡上一缸茶。他和兵站的战士一样吃大锅饭。他的胃不好,有时买些馍,拿回来烤馍块,再煮些青菜,他就会说饭菜太好了。”到渑池时开始吃蒸红薯,不好消化,肚子不好受。警卫员就给少奇同志在炉子上烤红薯吃,他总是说很好吃。警卫员看他太瘦,隔好长时间买一点鸡蛋打牙祭,少奇同志总是问:这是从哪里来的?他还教育警卫员说:“前方战士生活很苦,我们现在比他们好得多,要时时想到前方。以后不要买鸡蛋,浪费钱。” 在刘少奇同志身边当译电员的马书年同志说:“在渑池时,刘少奇白天开会作报告,晚上看书写材料,总是工作到鸡叫。”有一天,他睡到半夜醒了,看到少奇同志还在伏案工作。过一会儿,少奇同志走出门,到廊檐下来回踱了一会步子,然后又进屋去继续写。他白天开会,晚上写作,起草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提纲,并在第一期党训班上首次宣讲。

着眼现在,学习少奇精神,青年砥砺前行。

学习和弘扬刘少奇同志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的精神品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刘少奇同志,在过去那个艰难困苦的时代,都始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自己的信念支撑,以实现党的持续发展、国家的富强民主、人民的幸福安康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并为之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甚至奉献自己的生命。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下,我们更不能忘记自身的使命担当,在党的英明带领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守作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刘少奇同志看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学习刘少奇同志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利用自身的力量修正错误、克服困难,它不仅是刘少奇同志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根基,更是我党带领人民群众从食不果腹走向衣食无忧、从落后走向富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即使时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精神品质也永远不会过时,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更应该时刻铭记这种精神品质并将其运用于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中,为中国梦更好更快地实现奉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刘少奇同志心系人民,廉洁奉公的精神品质。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团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同志牢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群众所赋予的,所以在工作生活中,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立场,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做人民群众之想做,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甘做人民的公仆。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更应该用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权力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作人民公仆的信念。

展望未来,弘扬少奇精神,再创百年辉煌。

如今我国已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实现相对脱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虽已打赢攻坚战,但未来的挑战仍需要我们努力奋斗。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学习先辈精神,从中汲取力量,建设新时代的新中国。刘少奇故居留下了当年先辈奋斗的情景,让我们身临其境的体会到那时条件的艰苦、先烈精神的高贵,更激励着我们学习先烈精神,奋进新时代。

我们要不断回顾刘少奇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无私奉献的光辉一生,更要不断弘扬少奇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70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自媒体访谈博主:神圣的“灵魂收集者”
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姓名,年龄,籍贯。”“叫我凉子吧,年龄31岁,籍贯是河北衡水,职业就是做自媒体。”在一个简易搭建的录播间里,这位回答者随意地坐在凳子上,与镜头叙说着自己的故事,同时也分享…
安全生产,为了生产安全
安全生产,为了生产安全--许昌学院“扬时代文明社会治理实践队”实践内容2022年6月18日上午,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扬时代文明社会治理实践队”讨论有关化工生产四防:设备防冻、生产区防火、人员防滑、防中…
传承并延续红色血脉
传承并延续红色血脉——许昌学院扬新时代文明,社会治理实践队实践内容2022年6月17日上午9点,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扬新时代文明,社会治理实践队”对“传承红色文化,延续红色血脉”这一活动进行线下实践…
教育帮扶,扶志与扶智
教育帮扶,扶志与扶智——许昌学院“扬时代文明,社会治理实践队”实践内容2022年6月16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扬新时代文明,社会治理实践队在线上安排了新的工作任务:教育帮扶。队员们首先讨论了教育帮…
学党史,明镜身
2022年6月20日,社会实践正式开展的第13天。“学习方式知识,传承红色基因”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不知不知觉中已经接近了尾声,在这次活动中我对于时间的内容也越加熟悉,对于党史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知道了…
云游三门峡革命遗址,感怀开国元勋志无双
革命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大厦的牢固基石,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喜迎二十大,青年奏强音”社会实践宣讲团云参观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三门峡市渑池县刘少奇故居,…
传承历史精神,荣耀永不褪色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喜迎二十大,青年奏强音”实践团队在部分队员的带领下通过抖音直播云参观了三门峡渑池县刘少奇故居,重温历史,找寻着革命烈士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答案,他的精神永远…
《社内相亲》爆火,霸总剧再遇生机
近日,由安孝燮、金世正、金旻奎、薛仁雅主演的SBS月火剧《社内相亲》成为微博热搜上公认的下饭剧,登上网飞全球TV日榜第四,在豆瓣拿下高达8.2的评分,可谓是口碑收视双丰收。该剧改编自韩国人气漫画《我和社…
住房牵动民生 ——人民看得到的幸福
6月22号,是社会实践的第五天,主要的调查方向是我国各省市房屋和基建的发展,队员们走访了当地的住户深入了解家乡的房屋和基建的进步。2008年“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实施以来,乡村大量的危房被改造,国家为农…
《活着》:以平和手法,撰人生至殇
我们常感叹于生命的顽强,但它有时却脆弱无比。输一次血,生一次孩子,甚至吃一次豆子都有可能致人于死地。当一个人惨遭一个又一个不幸,最终一无所有后,他将为什么而活。余华的著作《活着》给了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