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息学院赴四川省成都市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8人出发前往成都开展为期一周的竹琴调研实践活动。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市艺术团、成都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等地。14日上午,竹琴传承人谢赤非老师为实践团同学们详细讲解了竹琴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表演方式与现状等。
历史久远,随时间发展中
据了解,竹琴最早起源于唐朝的宫廷音乐,作为一种伴奏乐器,后来流传到道家(相传张果老的法器便是竹琴),道士免费演唱《道德经》、《二十四孝》等来宣传道义。清朝后全部是盲人在街边坐唱赚钱,后进入茶馆客栈坐场,以养活自己。解放后,竹琴快速发展,进入大型演出阶段,艺人加入曲艺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的师爷杨庆文打破传统的坐唱,首创站唱表演,增加了竹琴的艺术观赏性。直至今天,竹琴艺人们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使得这一古老艺术与时代接轨。

渔鼓道情,道破世间人情
四川竹琴,鼓面用鱼泡做成,因道人手持竹简板、竹筒,故得名“道筒”或“道琴”(道情),演唱内容多与孝道有关,故为“道破世间人情”。小小的竹琴承载了中华民族孝顺长辈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的瑰宝,更是世界的文化瑰宝。
传承困境,鲜少有人问津
据谢老师介绍,以前竹琴教学主要是师徒面传心授,现在因科技发展,可以通过手机录制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反复听。而目前竹琴继承也陷入了困境,当下年轻人在流行音乐等浪潮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对于传统艺术的关注。由于竹琴目前是纯手工制作,且对于材料要求较高,制作时间长,故有“上代人备料,下代人用”之说。目前艺术团只有一个竹琴手工艺人,且年事已高。谢老师说,竹琴的传承情况很恼火,一年大概只有50场演出,皆为公益演出,平时我们也只能在办公室里彩排。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老去,竹琴日渐式微。

通过此次的采访,实践团成员表示,对于竹琴这一古老的艺术也有了更多的兴趣,谢老师也说目前就是只要有人想学,他就可以免费教。实践团成员计科1503班的钟睿同学在老师的教导下简单的学习过后觉得十分有趣:“双手要协调,放松的同时又要控制乐器和节奏,这完全是凭借着扎实的功底来掌控的,由此可见竹琴艺人们的辛苦。希望通过此次我们团队的实践,让更多人关注到竹琴,为其注入新鲜力量。使得竹琴不仅可以传承下去,还要在传承中发展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7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分别于3月14日和3月28日下午成功开展红色观影活动。3月14日放……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青马工程”培训班于康美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展“礼仪赋能……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展,众多学生响应并积极参与其中。在这次开展的公益手工展活……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福建理想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南安市……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3月4日、5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次全国“两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闽南科技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落地实施,3月5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于康美校区菲华楼C102及闽南科技学院美林校区启慧楼2-201开展第二课堂系统培训会,闽南科技学院校院各……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为精准锚定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方向,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推动闽南科技学院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3月7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在图书馆2楼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部署会……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学校迎评促建中心工作,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团委决定开……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