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是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皮影雕刻技艺也随之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迁西县上营乡龙湾村村民66岁老人赵连利,坚持皮影雕刻已有50多年。作为“皮影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连利不断探索创新,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皮影雕刻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伏于桌案,左手转动驴皮,右手执刀雕刻,一块驴皮经加工、落样、雕刻、上色、装订等多道工序,便变成一个活灵活现的影人。
说起皮影雕刻,赵连利谈兴甚浓,他向记者讲述了皮影雕刻的专业知识:皮影雕刻一般是先将驴皮放在矾水里面浸泡三、五天,再钉在木撑上面,刮去毛血和脂肪,加工成半透明状后再刻制上彩。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七八分的侧影,各个人物脸谱脱胎于庙宇神像,造型各异。上色以红、绿、黑为主,再漆上油漆,背干后,明亮清新。
多年来,赵连利雕刻了无数件作品,受到众多好评。多年的设计、雕刻的实践,使赵连利的雕刻技术日臻完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76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