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赓续文化基因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先锋实践队 作者:梁悦

夜终于还是来了,那样悄无声息的来了。顺着时间划过夜空,一切都在变化,但似乎变得太快,连记忆深处最美的文化也快随水而逝,消失在这个春秋演尽、繁华脱落的时代里。 糜烂的气息取代了璀璨的文化气氛,多少的民间艺术遗失痛彻人心。民间艺术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但目前许多民间艺术要么受现代文明冲击失 去市场、人绝艺亡;要么恶性开发,粗制滥造,砸掉市场,致使大批具有很高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民间艺术瑰宝走向消亡或遭到严重破坏,民间艺术保护工作亟待加强、任重道远。

人们只看到了日流韩流中的追星族,没看到文化正在著守窗儿,单独怎生得黑?它从历史长河中走来,从人世纷坛中走来,好不容易与我们对以次话,却守不住人类的精神花园。像青鸟一样,在天空滑翔一周后就消失不见,我想挽留,却留不住。它在记忆深处行走着,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深渊。我只能说,历史文化即将回归冷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78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师道流芳映杏坛 弦歌未绝启新章

当冬日的暖阳温柔地抚过青砖黛瓦,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的飞檐斗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甲辰年腊月初一,“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对教育圣殿的朝圣之心,踏……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曲径踏梦寻师迹,园深怀古悟教

在和煦阳光下,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迎来了一支特别的队伍——“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1月11日,这群怀揣着对母校深厚情感的学子,踏上了探索曲阜师范大学校内教师博物馆的旅…… 卢奕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踏沪访贤七秩路,情系曲园传薪

在曲阜师范大学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之际,为了探寻校友们的奋斗足迹,传承曲园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校友会“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于1月13日与曲阜师范大学上…… 马晶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沪上访谈叙校情,七秩曲园谱新篇

在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的喜庆时刻,“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带着对校友的关切与对校史传承的使命,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于2025年1月11日上午,拜访了曲阜师范大学上海…… 王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孔博古韵入心怀,儒风暖意拂面来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进孔子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交流研讨、宣传推广等形式,深入探寻儒家文……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探儒韵千年 扬曲园新风

为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曲阜师范大学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精神,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赴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校报为笺书校谊,实践作笔绘情长

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深化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促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紧密联系,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在校友之家开展了一项颇具…… 王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溯华夏文脉,悟圣哲光辉

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走进孔子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朝圣之旅。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对儒家文化的敬仰,追寻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根源,品鉴…… 韩明辰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最新发布

淇县红馆展古韵新颜,红色永信颂百年辉煌
知所从来,方明将往。华夏民族何以在泱泱时代长河中乘风破浪,站稳脚跟?今天,让我们跟随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喜迎二十大,青年奏强音”暑期宣讲团前往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大石岩红馆。踏着淇县的红色…
节水爱水,深入人心
节水爱水,深入人心——-机械学院“节约水,爱护水,不止在华水”实践队2022年6月23日,“节约水,爱护水——不止在华水”暑假社会实践队开展第四天实践工作。小组各个成员走访河岸居民,渔民,大力宣传节水知…
渑池方寸燃信仰之炬,永信精神颂党性之歌
“我们位于渑池县城关镇海露大街,前方的建筑物便是刘少奇故居。”跟随着永信班暑期宣讲团的脚步,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豫西特色四合院,这里是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起草和首讲地,是中国共产党“党性…
厚植文化自信
新的生活需要新的民间技艺与之相随,旧有的那些与生活脱节的民间文艺已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因此,加强民间技艺在新形势下与生活的接轨,充分强化和使用它的生活功能,在使用中保护,是对民间技艺最好的保护…
民族智慧,代代传承
(通讯员梁悦2022-06-24)新的生活需要新的民间技艺与之相随,旧有的那些与生活脱节的民间文艺已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因此,加强民间技艺在新形势下与生活的接轨,充分强化和使用它的生活功能,在使用中保护,…
陕甘宁苏维埃政府
陕甘宁苏维埃政府--“学习党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星火传承暑假社会实践队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从血的教训中更加深刻体会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
暑调第八天心得
2022年6月24日宣传组何飞飞鲜衣怒马正当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中国民间技艺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相信中传统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国传统民间技艺必将展现出蓬勃的生…
暑调第八天
2022年6月24日通讯组梁悦今天是暑调的第八天,今天一天需要开展两场宣讲活动,今天的任务还是特别重的。在“引民间技艺传承,续文化振兴发展”主题的两场宣讲活动结束后,我深刻体会到民间技艺传承的重要性,…
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
在随后历经千年的王朝发展过程中,黄河文化作为一种主体文化不断吸收北方游牧文化,并向江淮流域和珠江流域持续进行文化输出,融合其他地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
青铜器文化
考古学上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又称青铜时代或青铜器时代,由张光直院士最早提出。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技术娴熟、内容丰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国内出土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