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走进乡村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社会实践活动
2022年6月24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就红色乡村展开探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随着来自各学科学者的不断探索,不少研究者认为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同时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大力塑造民族精神的当今,红色文化的传承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红色旅游这一模式也渐渐兴起,作为拥有丰富红色旅游资源、承载着多彩民族文化的乡村地区合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乡村旅游资源,对旅游脱贫、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文化振兴上具有显著优势。发展红色乡村旅游,可就近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带动乡村经济振兴。在发展过程中对乡村民风民俗的挖掘,对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宣传学习,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
在红色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借助旅游发展汇集的资金与人才,对红色遗址进行修缮与保护,合理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传承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将绿水青山转化为旅游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在不破坏乡村自然生态,保留独特乡土文化的同时带动经济发展。
(供稿人:李艺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80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