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永传扬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乔紫桐

在这个特殊时期里,安阳师范学院开展了红旗渠精神宣讲活动,虽没有聚集宣讲,但“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团队成员在各自的家乡宣讲着红旗渠的故事,无论是街道景点还是当地敬老院,宣讲队都在用心去讲着红旗渠精神。相信在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红旗渠精神会被人们牢牢记在心间!成员们不惧困难,齐心相连,从宣讲红旗渠精神到组织参加团日活动,每位成员都深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志将精神传天下,广为世间永传承

“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誓把红旗渠故事讲给身边人听,把红旗渠精神感悟分享给身边人,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坚持认真宣讲,只为活动进行的更加顺利。先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忘,执着的韧劲儿是必有的意志。在宣讲的这条道路上,我们只会前进,不会退缩!

宣讲队分有宣传组、新闻组、材料组。三组各司其职,意义非凡。使我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作出非凡的努力与贡献才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一个优秀的集体是我们每个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来的。同时我也更加细致的了解到,我们宣讲队队员所提交的每一份材料都需要我们用百分百的耐心与精力把它打磨成珍贵的璞玉,使它变得有价值,有意义。在对作品的严格要求下,每一组的成员都会努力地调试着自己的作品,力求将自己的作品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

身处名迹展风采,红旗渠精神代代传

炎炎夏日来临,队员们宣讲红旗渠精神的热情也伴随着气温逐渐攀升。“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成员走进了家乡的名胜古迹弘扬红旗渠精神,为当地群众普及红旗渠文化、讲解红旗渠精神,开启了一次红色基因与历史古迹的碰撞!

宣讲队员来到了毛泽东雕像前、洛浦公园、水秀国际大剧院、应天门、愚公移山纪念雕像……为当地的游客宣讲红旗渠的故事,传递红色基因。

我就站在名为济源的这方土地上进行红旗渠精神的宣讲。济源是愚公故里,亦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发祥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就是当代愚公谱写的精神赞歌。经过在安阳师范学院的长时间浸润,红旗渠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血脉。从济水之源宣讲到红旗渠畔,我真切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传递者的幸福与自豪。

一砖一瓦,一锤一打之下,是每一个景点映照的那个年代的过往。道不尽的过往心酸血汗,数不尽的历史风云人物,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宣讲队成员将继续发掘地方文化与红旗渠文化的共同点,追寻名胜古迹,宣扬红旗渠精神步履不停、代代相传!

企业乡村处处行,潜移默化深持久

其中一天我选择进行红旗渠精神宣讲的地点是济源示范区玉泉工业园区的中沃实业有限公司。工人们勤劳的品格也恰恰和红旗渠精神中的“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们是最平凡的人,也许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但是他们默默地为公司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企业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点点滴滴。这也更加激励着我更加充满热情地为他们宣讲红旗渠精神。

在解读红旗渠精神的同时,我也仿佛感受到了红旗渠精神的洗礼。

团队交流感悟深,相互学习共发展

在社会实践进行的过程中,我们的宣讲队与历史与文博学院的宣讲队组织进行了一次团队交流会。“传承文化,相约甲骨”实践团队与“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实践团队碰撞出了激烈且精彩的思想火花。

我们通过两个团队的交流会,达到了交流思想,增进感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同时通过这种形式交流也起到了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的作用,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听取对方团队的经验交流,我对自己的能力与不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此次的团队交流会,使我能够改正自身,努力发挥出自己的闪光点,积蓄新的能量,并以此为新的起点,以奋发的姿态投入到之后的社会实践当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先辈艰苦把渠修,公车宣讲在路上

公交车是城市的一道流动风景线,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和阵地,承担着服务市民出行,彰显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社会责任。我们把宣讲红旗渠精神的一处地点定为公交车上,是为了让市民更好地深入了解红色精神——红旗渠精神。

为了擦亮“文明”这张城市的亮丽名片,我们宣讲队走上公交车的同时,还不忘把红旗渠精神的宣讲牌带上车,使红色精神与城市同行。红旗渠精神宣讲队在公交车上的宣讲可以称之为是成功的传递精神的使者,把时代精神红旗渠之火传递给了更多的人。市民朋友们都热烈欢迎我们宣讲队来介绍解读红旗渠精神,这也给每个人的宣讲提供了极大的勇气。

市民朋友们对红色精神的接受度都很高,参加活动的热情也很高昂,也很愿意和我交流。甚至一些年迈的爷爷奶奶都十分了解红旗渠精神,他们也深深为红旗渠精神中的一幕幕英雄壮举所感动。

树敬老爱幼之风,扬青春学子活

宣讲队队员有的来到当地学校,为孩子们推荐书籍、答疑解惑,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做游戏,陪伴他们度过愉快的时光。还有的走进孤寡老人家中与他们聊天谈心,给予老人们精神慰藉和情感关怀。宣讲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展现大学生青春风采,发挥青年力量,让志愿服务之花绽放在每一个角落!

我对乡村里的一些老人进行了志愿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也对他们宣讲了红旗渠精神,深刻彰显出了红旗渠精神中的“无私奉献”精神。

我前去的这一家老年人有近八十岁的高龄了,他们夫妻二老身体很虚弱,孩子也在外地工作,他们乡下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平时生活都是靠自己打理。虽然生活拮据,但他们的心态却很阳光乐观。

我向爷爷奶奶科普了一些卫生知识,并帮助打扫房间、打扫卫生。我给那位老奶奶悉心地梳理了头发,又拿了干净的毛巾仔细为她洗脸,轻柔地擦拭老人的脸颊。老奶奶脸上洋溢着慈祥温暖的笑容也让我的这些志愿服务得到了正反馈,这些笑容就是对我的认同和赞赏。

总结大会迎上前,分享感悟齐出席

宣讲鼓舞人心,红旗渠精神永传扬。在宣讲解读红旗渠精神的同时,我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面对今天的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红旗渠精神就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非常值得我们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数十天的红旗渠精神宣讲活动已经结束了,团队成员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总结大会,感悟这些天的辛苦付出,激励彼此更好的明天,通过这次宣讲的社会实践,我学会了自立,懂得了团队在工作中的作用,锻炼了口才……宣讲活动暂时落幕,但实践精神的旗帜不会倒下!宣讲红旗渠精神这件事,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红旗渠精神的火种在每个人的心中点燃!

青年一代勇担当,红色精神齐传承

历经半个月的宣讲实践,伴随着红旗渠精神走进家乡的名胜古迹,我将这座丰碑的伟大史诗讲给了更多的人听。这是一次追寻初心的红色之旅,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也是一堂浇灌心灵、打动人心的红旗渠奋斗史课。

在实践中,有被拒绝的失落,但更多的是被认可的欣喜。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已翻越了一座座山丘,趟过了一条条河流,在一次次“原来我也可以”的惊喜中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一个个感人的红旗渠故事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确定了自己人生的坐标。我们宣讲队质朴、真挚的字里行间给世人传递着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担当,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吾辈中国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当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强大信仰之力,将理想信念熔铸在民族复兴使命之中,将初心使命转化为推动时代前行的生动实践,修好理想信念这道终生课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9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寻迹八一精神,勇担时代使命——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红色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凝心铸魂的新时代价值”,重申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化红色舞台剧,厚植观众长征精神——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

《长征第一渡》是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舞台剧,于2023年3月23日在长征大剧院首演。该剧由著名导演肖向荣执导,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360度机械液压可翻转舞台、全景式投影技术等,为观众……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寻红色印记,传承不朽精神

初入红色基地,触摸历史脉搏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信仰的力量”展区。大厅正中央,一尊英雄雕塑庄重挺立,展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神情和无畏的姿态。沿着展厅的路线前行,在抗日战……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跨越地域界限,传承红色基因

离开江西,实践小组北上山东济南,探访济南解放纪念馆。在这座现代化与历史感并存的建筑内,数智化展览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利用大数据分析,纪念馆能够精准捕捉观众的兴趣偏好,……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激活红色文化,驱动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一组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实践小组近期深入赣鄱大地,走访了包括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济南解放纪念馆、新余革命烈士纪念碑及上栗镇烈士纪念……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开启教育新篇,擎起知识明灯

导语:寒冬凛冽,却挡不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中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的炽热之心。他们…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教育实践新征程,点亮知识新灯塔

在寒冬之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怀揣热忱,奔赴淮安奇思妙艺术培训机…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追寻诗仙足迹,探秘太白文化

为探寻城市文化底蕴,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

最新发布

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社会实践心得
涛涛江汉,南国之纪。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华夏人民智慧的头脑,更孕育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也由此地产生。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饮…
江苏科技大学学子三下乡:喜迎二十大,巡礼新成就
为引领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喜迎二十大。6月23日,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初心明志”发展成就观察团前往中共镇江地方史馆开展“喜迎二十大,巡礼新成就”为主题的暑期社…
巢湖学院“三下乡”:用行动学习宣传防电信诈骗
中国青年网巢湖6月17日电(通讯员汪颖)2022年6月17日,巢湖学院文教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巢湖市半汤派出所、巢湖市中国建设银行分行学习有关防电信诈骗的专业知识。警…
巢院学子“三下乡”:以实际行动贯彻反诈骗理念
2022年6月17日下午,巢湖学院文教学院赴巢湖市反诈骗知识科普实践爱心行团队来到巢湖市中国建设银行分行进行调研学习。爱心行团队秉持新时代的社会理念,以“传递能量,点亮梦想”为主题,组建有特色的实践团…
“青春心向党,榜样有力量”
“青春心向党,榜样有力量”文/许丁楠为迎接党的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队组建高质量宣讲团,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语言体系和表现形式,以青年之声传唱时代强音。为了让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感受榜…
智能帮扶在行动
022年6月25日,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智能帮扶,惠民便民”暑期社会实践第二小分队来到了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国际会展中心,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大家解决在智能手机上遇到的问题。一大早,小分队的队员们就…
江苏学子坚定前行
江苏学子三下乡: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朝气蓬勃的身影总能给人带来很多喜悦与感动。7月1日,随着“萤萤之火,灼华凤城”暑期公益支教活动在泰州市海陵区的顺…
城市发展之平顶山
6月28日,许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聚焦城市发展“-感悟国家变化社会实践队开始了第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今天对平顶山发展成就进行了线上讨论和总结。活动中,队员先后来到白鹭洲湿地公园和湛河河畔进行实地考…
访南街村,看“红色乌托邦”
访南街村,看“红色乌托邦”文/许丁楠为讲述红色道路风采,加强当代青少年儿童的红色文化底蕴,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其成为未来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6月24日,洛阳师范学院…
社会实践起程共庆建团百年
社会实践活动兼具教育和实践功能,我们可以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对社会现状,民生热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进一步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思考问题、增长才干、作出贡献。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