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8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访家乡,讲好文化故事”暑假社会实践队前往郑州市荥阳市,参观郑氏三公像,领略三公当年风采。郑氏三公指的是郑桓公与他的儿子郑武公他的孙子郑庄公,此三公,是遍布全球的郑氏华人公认的老祖宗。郑氏三公像的雕像在荥阳市郑上路与310国道交会处的三角地带,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多郑氏子孙参加了揭幕仪式。河南荥阳是郑氏发源地,全球目前有1200万郑氏后裔,分布在世界的30多个国家与地区。
三公像的意义是:纪念郑氏三公以及郑氏子孙在历史上做出的伟大贡献和突出成就。这三座雕像,不仅代表着世界各地的郑氏子孙对老祖宗的尊敬和怀念,还有着将郑氏发扬光大的雄伟志向。
三公像前的碑文,清晰地记录了历史上许多出色的郑氏子弟,他们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子孙前行。上面的一首荥阳颂,浓缩了几千年来的郑氏文化,郑氏自豪!
武公东迁
周王室东迁,郑武公抓住时机,主动承担了搬移王室重器的任务。
郑信大帝
郑信原为暹罗阿瑜陀耶王国的一名将领,缅甸侵略军横行之时,他平定了各方割据势力并最终驱逐了缅甸侵略者。
郑国鸿抗英
鸦片战争期间郑国鸿临危受命,前往定海抗击英国侵略军。在定海的战斗中郑国鸿腹背受敌,毫无畏惧,沉着指挥。最终血染沙场,壮烈殉国。
郑桂林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郑桂林作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四十八路军司令,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做出许多贡献,但是最终被诬陷罪名,惨遭杀害。
本次对三公像的参观,以及阅读并且了解碑文上的故事,郑氏子弟或热血或温馨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实践队员,让队员们感受到其大家族,大团结,大气魄!以三公为首的郑氏子弟,在历史上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的矗立在荥阳市三公路上,供后世传颂。《荥阳颂》上“馨泽万年,铭志千秋”,完美地概况了他们的一生。在历史上,类似这样出色的郑氏子弟还有许多许多,他们那种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早已成为代代相传的家族精神,拥有这种难能可贵精神的郑氏子弟,必然是办大事,得成功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99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