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忆郑三公风采,创郑子弟未来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 作者:马帅

2022年6月28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访家乡,讲好文化故事”暑假社会实践队前往郑州市荥阳市,参观郑氏三公像,领略三公当年风采。郑氏三公指的是郑桓公与他的儿子郑武公他的孙子郑庄公,此三公,是遍布全球的郑氏华人公认的老祖宗。郑氏三公像的雕像在荥阳市郑上路与310国道交会处的三角地带,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多郑氏子孙参加了揭幕仪式。河南荥阳是郑氏发源地,全球目前有1200万郑氏后裔,分布在世界的30多个国家与地区。

三公像的意义是:纪念郑氏三公以及郑氏子孙在历史上做出的伟大贡献和突出成就。这三座雕像,不仅代表着世界各地的郑氏子孙对老祖宗的尊敬和怀念,还有着将郑氏发扬光大的雄伟志向。

三公像前的碑文,清晰地记录了历史上许多出色的郑氏子弟,他们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子孙前行。上面的一首荥阳颂,浓缩了几千年来的郑氏文化,郑氏自豪!

武公东迁

周王室东迁,郑武公抓住时机,主动承担了搬移王室重器的任务。

郑信大帝

郑信原为暹罗阿瑜陀耶王国的一名将领,缅甸侵略军横行之时,他平定了各方割据势力并最终驱逐了缅甸侵略者。

郑国鸿抗英

鸦片战争期间郑国鸿临危受命,前往定海抗击英国侵略军。在定海的战斗中郑国鸿腹背受敌,毫无畏惧,沉着指挥。最终血染沙场,壮烈殉国。

郑桂林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郑桂林作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四十八路军司令,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做出许多贡献,但是最终被诬陷罪名,惨遭杀害。

本次对三公像的参观,以及阅读并且了解碑文上的故事,郑氏子弟或热血或温馨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实践队员,让队员们感受到其大家族,大团结,大气魄!以三公为首的郑氏子弟,在历史上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的矗立在荥阳市三公路上,供后世传颂。《荥阳颂》上“馨泽万年,铭志千秋”,完美地概况了他们的一生。在历史上,类似这样出色的郑氏子弟还有许多许多,他们那种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早已成为代代相传的家族精神,拥有这种难能可贵精神的郑氏子弟,必然是办大事,得成功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99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思泉为开,扬帆起航
思泉为开,扬帆起航--机械学院“节约水,爱护水,不止在华水”实践队2022年6月27日,“节约水,爱护水--不止在华水”暑假社会实践队开展第八天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八天的走访与调查,团队所取得的成就明显,但其…
奉献社会 暖心支教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使广大同学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增强人生体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东苑社区村主任助理带领社区志愿者,于2022年6月26日下午在东苑社区开展了…
一双巧手出活灵活现的铁枝木偶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青行三下乡实践队队伍来到了潮州铁枝木偶艺术传承中心,在这里观赏到了各式各样的木偶,这些木偶一般是用潮绣做的,精美十足。铁枝木偶艺术传承中心的陈培森老师给我…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齐城寻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个人心得郑子旗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腿也无法到达。今日,我们“齐城寻忆”团队来到了山东省淄博市马尚镇恒丰花园进行社会实践墙绘活动,早八点我们从山东理工大学准时出发,步行来到恒丰花园小区…
“追寻奋斗百年路,笔墨丹青书华章”——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绘筑梦”暑期社会实
6月29日消息(通讯员程诗晗报道)追寻奋斗百年路,笔墨丹青书华章。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工作号召,践行大学生社会责任,助力乡村发展,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于6月29日下午在艺术设计学院和行政楼门前进行出…
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
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机械学院“疫情对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实践队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起至今仍是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大威胁,各行各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疫情对…
观杞县文化,延传承火炬
6月27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访家乡,讲好文化故事”暑假社会实践队队员贾鑫杰、赵加强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走访的形式对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当地的文化进行深度探寻,感受千年杞国悠久历史,并进行了文化…
千年唐卡传承,焕发新鲜活力
千年唐卡传承,焕发新鲜活力——“传承非遗,青春之力”实践队走上传承唐卡之路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齐城寻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个人心得孙贇
6月28日是我们队伍社会实践正式开始的第二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第一项工作——140米的白墙墙绘工作已接近尾声,在这个团队里,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即使天气除了暴晒就是大雨,但是它依然阻止不了…
山河入梦梦未来
山河入梦却似无。到头来,风云黯淡人去楼空凄惨惨天地无光;说不尽,空梁燕泥梦一场。《山河入梦》的故事发生在1952年至1962年间的江南农村,女主人公姚佩佩因为家庭遭遇变故从上海来到梅城,后偶遇梅城县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