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烈士陵园,感召前辈风骨
——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暑期社会实践
2022年6月21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暑期社会实践队以“喜迎二十大,青年奏强音”为主题,在线上开展了漯河市郾城县烈士陵园云参观,带领我们走进烈士陵园,感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陵园创建于1959年,此前,郾城县境内的烈士分别安葬在县城大南关西侧、县城西北隅、北关等三个地方。为褒扬革命先烈、教育激励后人,1959年,经中共郾城县委、县政府批准,在县城老城墙之东、沙河之北兴建郾城县烈士陵园。1995年1月,漯河市烈士陵园被中共漯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漯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9月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因此,此次我们线上参观烈士陵园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同时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革命烈士的铮铮铁骨。
红旗漫卷,武装斗争。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共两党关系破裂,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展武装斗争,漯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战了一系列武装反抗斗争。韩庄农民起义,下澧河兵变与红九军建立以及筹备豫中秋收武装暴动都是在革命时期漯河人民感受时代召唤,共同奋勇反抗的典型事例,在此革命期间也涌现出许多革命英雄人物,宋盘铭是其中比较典型的革命英雄,又名宋潘民。1923年11月,宋盘铭随叔父宋国堂到汉口桥口日商开办的申新纱厂当童工。在工农革命运动的影响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宋盘铭被党组织转移到上海。1929年春,被党组织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5月,宋盘铭学习期满归国后,被党中央派到上海、江西等地做团的工作。1932年5月和军长贺龙率红三家主力转战就北;8月任襄北独立团政治委员,和团长贺炳炎率部开辟襄北游击根据地,同年冬与红三军主力会合,千里远征豫,陕,川湘至湘鄂边。1933年2月和师长段德昌率部在官店口,邬阳关一参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坚持游击战争。在此期间,因队夏曦肃反扩大化错误进行抵制和斗争后被捕杀,1933年牺牲时仅24岁。
全民抗战,铜墙铁壁。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东北卢沟桥发起进攻,漯河人民在组织的指导下开展救亡运动,建立起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有舞阳县青年的救亡活动。1944年5月,漯河沦陷后,党领导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抗击日伪,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有郾城抗日游击队,八路军开辟水西抗日根据地,叶舞支队和新四军开辟豫中抗日根据地。抗日英雄赵伊坪的事迹令人悲痛,他又名赵廉越。1939年3月,中共鲁西区委领导机关随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纵队由冠县、馆陶地区向东挺进。5日清晨,在茌平琉璃寺一带与日军遭遇。激战至傍晚,赵伊坪多处中弹负伤坠马,落入日军魔掌。日军把他绑在树上,用皮鞭抽、刺刀戳……面对凶残的敌人,赵伊坪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痛斥日本侵略军的野蛮侵华暴行:“任凭你们把我钉死在树上,我宁可站着死,不低高贵头。宁为鞭死鬼,不做亡国奴……”日军恼羞成怒,残忍地将他全身浇上汽油,放火点燃。烈焰中,赵伊坪用尽最后的气力高呼:“打倒狗日本鬼子!中国共产党万岁!”残暴的日军又举起刺刀,捅进他的嘴里……赵伊坪壮烈牺牲,时年29岁。
革命年代好像很远,战争或许不会打响。但不可否认的是,能拥有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离不开革命烈士的斗争和牺牲。新时代的我们生于盛世,理应缅怀先烈,心存感恩,用实际行动传承革命精神,为中国的美好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应在新时代中奋勇前进,挥斥方遒,继续发扬革命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02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