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革命圣地 感受红色力量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爱国主义教育,2022年7月1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号召,进行了永信班社会暑期实践团队。实践团队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实践的新模式,以线上的形式开展了暑期实践调研。
在永信班成员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走近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重温我党过去的峥嵘岁月。
跟随着讲解员林寿丽的讲述,实践队员们逐渐了解到了鄂豫皖纪念馆的发展历史。豫皖革命纪念馆于2007年4月28日建成开馆,占地3.5万平方米,陈展面积8300平方米,旨在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大别山革命精神。革命战争年代,英勇的鄂豫皖苏区人民200万人参军参战,100多万人牺牲,而登记在册的仅有13万余人,可以说“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以史明志,方知前行初心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军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大别山是红色的山,革命的山,英雄的山,这里镌刻着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也闪耀着大别山的精神和不朽的光芒。”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馆长吴世儒在采访中说道,而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把发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的“四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纪念馆在陈展内容上颇具巧思,它按时代顺序以数千幅图片和实物对应的方式,全面展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发展和不断壮大的过程,着重介绍了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各个历史阶段发生在鄂豫皖大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在高科技陈列手段上,纪念馆则采用了幻影成像、互动投影、电子翻书、电动图表、动态影像、等离子触摸屏、大型电子地图、电子感应播放等多媒体手段,以声、光、电综合运用的方式,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使大家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为了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鄂豫皖纪念馆不仅在硬件上下功夫,还在软件上持续发力。在人才培养方面,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先后引进了一批善于运用科技手段保护和利用文物的技术人才,一批兼通革命历史研究和纪念馆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批知识丰富、会外语的外向型人才。此外,每年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纪念日,鄂豫皖革命纪念馆还举办一系列专题展览,深度挖掘文物故事,打造出《一个人的东征》《红军食盒》《列宁小学课桌椅》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红色经典故事。
历史已经远去,光荣还需书写。就像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馆墙上所写的那样,“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作为了解和铭记历史的一扇窗口的纪念馆来说,无疑承担着重要角色,“我们的任务就是讲好‘四个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让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本次实践活动讲解员林寿丽感悟道。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队员们的心灵受到极大洗礼。吾辈儿女之所以能够有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来自于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和奉献。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天队员们在这里重新走过了党走过的路,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了历史责任感,更懂得了党的初心和使命,将会始终牢记百年大党的历史担当,并把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精神教育的精气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继续发光发热,以身作则,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与新时代共同前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15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