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从大山里走出去的人,离开了,就再也不回去,可有的人千辛万苦走出大山,却义无反顾回到家乡,再也没有想过要离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在大漠之中,用自己的所学、所知、所见助力家乡发展。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致敬我们的英雄——马俊河、黄俊科。
民勤是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最前沿地带,防沙治沙、保护环境是民勤人永恒的主题。为守护家园,一代又一代的民勤人前赴后继、持之以恒地战风斗沙,将绿色接力和守卫家园的持久战坚持到底。为了治沙固沙,马俊河、黄俊科,感谢养育他们的民勤大漠,选择从城市回到家乡奉献才华。
2009年马俊河放弃城市的优裕生活返乡创业,全职投入生态治理。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家庭的不理解、经费的拮据和匮乏,他扎根荒漠不动摇,带领父老乡亲一起压沙治沙,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一道植树造林,建设了157个志愿者生态林。时至今日,5万多亩荒漠化盐碱地上的梭梭林茁壮成长,挡风固沙,十几年的努力见到了成效,更带来了绿色希望。如今,压沙、种梭梭,已经成为马俊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十几年的执着与奋斗,在沙漠中浇灌出“绿色希望”。
2009年,黄俊科从沙漠之乡到渤海明珠。他亲眼目睹着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他心中渴望着能用自己所学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售价上千元一斤的“黑枸杞”竟然是家乡大漠里的“紫果”。2012年,是黄俊科决心奔赴创业之路的开端。他以行动宣告自己对待创业的认真态度,不断摸索尝试。他创始的“野生黑枸杞全产业链综合扶贫”项目更斩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红旅赛道”金奖。他深怀感恩之心,助力家乡脱贫,尽自己所能为学弟学妹打造成长平台,帮助母校培养人才。
他们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迎难而上的闯劲,带领人民脱贫致富。他们的事迹激励了青年一代,越来越多人选择回到家乡,助力民勤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民勤会变成水草丰美物产丰饶民风淳朴的人间天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19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副院长秦建波,影视编导与技术系副主任何德民,辅……
荆煜轩 陈珂 吕淑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3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于西校区综合实验楼演播厅举办“典范起航,力筑辉煌”榜样的力量主题宣讲活动。传媒技术学院部分学生……
荆煜轩 刘玺诺 杨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帮助考研学子顺利攻克复试难关,成功迈入研究生新阶段,3月1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开展了研究生复试模拟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传媒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张戈瑜作为主讲人,学院部分202……
荆煜轩 王雯萱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鸟计划”以实践为基石,以机遇为羽翼,帮助青年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壁垒,积累多元实践经验,为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开启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寒假期间,众多传媒学子积极响应“青鸟……
荆煜轩 张雅淇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新岁启新程,青春正当时。“青鸟计划”架起了一座学子与家乡的桥梁,让归巢的青鸟们在家乡的沃土上一展身手。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更是一场青春与故乡的双向奔赴。这个冬天,传媒学……
姜雨涵 刘玺诺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探寻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传承路径,发掘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色,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发展,1月17日至22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黄河新韵”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山东省聊城市、济南市等……
荆煜轩 张雅淇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帮助学生明晰职业路径,强化就业优势,进一步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就业辅助举措,12月18日,传媒技术学院于综合实验楼11楼演播厅举办了“职海领航凭众力,学途逐梦绘鸿篇”就业规划讲座活动……
荆煜轩 刘玺诺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和风险意识,传媒技术学院于2024年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奏响了充满爱与希望的……
荆煜轩 张雅淇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