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建盏不熄,建阳传承五代百年技艺

来源:集美大学“学社智勤.裕民通盏”实践队 作者: 王溪雨 柯雨芯 徐

为促进大学生对于建阳建盏文化的了解,增强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集美大学“学社智勤,裕民通盏”队于2022年7月1日前往位于南平市建阳区的潘掌柜建盏陶瓷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采用“开展实践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打响建窑建盏地方名片”主题网络直播形式,对建阳建盏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

千年建窑,薪火相传。近年来,建阳着力挖掘建盏文化潜力,以技术革新、工艺创新驱动发展活力,以“工匠精神”打造“建窑建盏”品牌,引领建盏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建窑建盏”已成为建阳区文化产业的亮丽名片。

进入该公司,负责人首先带领队员们参观建盏工艺品并针对队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盏因茶而生,茶因盏而兴”,通过负责人的介绍,队员了解到了茶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茶器的演变史。在中国茶文化浩如烟海的长河里,建盏是茶器中令人仰止的高峰,它以朴实的材质、简洁的线条、幻化的斑彩,将自然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建盏作为宋代茶器,它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茶具,是反映宋代历史、宋代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艺术文化”的巅峰,并在不断的发展和复兴中,顺应了当前民族文化的召唤与渴求。

除了外形美观、材质珍贵外,建盏还具有养生保健的功能。据负责人介绍,建盏含有极高的铁元素,能有效地防止贫血。使用建盏泡茶,可以使茶汤的口感醇和柔顺,保持茶汤原有的鲜度,避免产生闷乏的味道。建盏所特有的铁胎含有弱磁性,能有效提高人体抵抗力、缓解疲劳。

接着,负责人带领实践团队来到窑厂参观建盏制造,队员从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讲解中得知,建盏制造过程包括坯泥选择、釉料配制、拉胚素烧、烧制成型等多道工序。在参观时,实践团队队员亲身参与制坯过程并有幸见证了开窑的全过程。“汗流浃背是常态”工作人员介绍道,在夏天,窑厂温度可高达50℃,但制窑工人并未停止劳动生产,而是妥善达标地执行每一道工序,保质保量地完成制窑工作。通过负责人的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建盏制作过程的复杂性。首先,建盏胚胎的原料选用建窑窑址附近的原矿土,含铁量极高,釉料选择的基本原料为宋代建窑所用的原矿釉石,再加上建阳当地的红土和草木灰,过滤备用;建盏器型一般需要手工拉胚,凉干素烧,上釉时盏内全釉,盏外半釉,釉水浓度和厚度保持均匀。拉坯成型、配置釉料、手动上釉、入窑烧制……建盏的“出炉”不可不谓精细。另外,实践队员了解到由于产品要在完工后才能发现问题,所以成品率不高,无法投入大规模生产。

参观结束后,负责人给“裕民通盏”队员展示了点茶工艺。负责人首先将茶饼用石磨捣碎成粉,再利用500目的筛网筛出更为精细的茶粉。接着将茶粉调为膏状,利用七汤点茶法,并在茶上写上“盏”字,完成点茶。

作为建盏的发源地,建阳精心打造“建窑建盏”这块金质名片,传承弘扬建盏文化,越来越多在外工作的建阳年轻人选择回乡从事建盏电商行业。

走上直播“快车道”之后,建盏行业也来到了新的风口期。据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建阳区共注册建盏企业约八千多家,从业人员达2.8万人,营业额近45亿元。随着建盏电商销售呈爆发式增长,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近年来,建盏线上销售额占比将近整个行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建阳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做大做强做优“四大经济”,深入挖掘建盏文化潜力,精心打造“建窑建盏”金质名片。作为建盏的发源地,建阳更要精心打造‘建窑建盏’这一品牌,传承弘扬建盏文化。”该负责人说。

建盏,从一捧土到一只盏,从一文不值的泥巴变成价值百亿的建盏品牌,演绎了“火中取宝,泥土变金”的传奇,建盏品牌的曜变之路不断发展。“把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在提升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才能给这个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 唯有此,建盏才能找到其自身发展和振兴之路,在建盏文化史上创造一个真正的建盏文创盛世。

通过当天的实践活动,“裕民通盏”实践队对建盏的发展历史、特点特征、分类、制作流程以及产业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队员们在同潘盏柜公司负责人及建盏古法传承人的交流中,在见证了堆放在窑厂的红土坯、工艺师手工拉坯时全神贯注的状态、焙烧过程中投放松油柴后溢出的火焰、出窑后为数不多的成品与就地处理的次品、瑕疵品后,切实体悟了建盏发展对当地就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培养了对中国非遗建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27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探访红色甘肃,追忆浴血岁月
2022年7月2日,社会实践进行的第7天,红色精神实践团队长魏郅承学长代同学们前往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展厅,体会红色精神,追忆浴血岁月。魏郅承同学表示,参观红色展厅后令他印象最深刻就是,革命烈士王孝锡…
吉首大学“三下乡”:对校园欺凌说不,守护少年的你
大学生网报湘西7月3日电(通讯员陶嘉晨党瑞)7月2日,吉首大学“小杏仁”社会实践调研团在吉首市寨阳小学组织开展“小杏仁·快乐成长”暑期课堂,为小朋友们开设朗诵、美术、音乐、书法、武术、普通话教学、党…
丹心热血铸丰碑,睢杞英灵万古垂
2022年7月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红色精神引领思想振兴”党史实践团组织成员前往睢杞战役烈士公墓开展扫墓祭奠活动。对参加睢杞战役牺牲的烈士进行吊念。睢杞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之间开…
纪念红烛先生,学习红烛精神
2022年7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红色精神”实践团继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此次由社会实践的队员前往闻一多故居,吊念这位时代楷模、民族英雄。《七子之歌》、《死水》、《红烛》……这个红烛文…
“食遇”社会实践队:线上实践
安全下乡。面对突如起来的台风,我们的安全固然是放在第一位,则我们在线上开启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了。我们要做好防范措施,兼得安全与下乡。今天,我们主要是简单地开展线上业务,熟悉一下流程,尤其…
缅怀英烈之魂,铭记历史丰碑
为了深切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红色精神引领思想振兴”社会实践团于2022年6月30日到了睢杞战役战役纪念馆学习参观,感受红色精神。睢杞战役在中国历史上…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建造防骗长城,维护乡村和谐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日电(通讯员张博延宋洋李锐)6月28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心振乡·寻荧光”三下乡实践队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桢张屋村的村委会开展了防诈骗宣传活动,通过实践队…
君子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生死何惧!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质,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气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红色精神引领思想振兴”社会实践团2022年7月2日来到了闻一多故居学习参观,感受文人的儒雅,战士的血…
红色之旅 | 学习贯彻省十五次党代会精神
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建立101周年。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开展学习贯彻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讲,温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无文到会进行了主题宣讲。为庆祝党的生日,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八位一体调研样板社区,云端设备拓展养老格局
2022年7月2日,集美大学云端智行实践队前往湖里区金山街道养老照料中心以及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调研智慧型养老的运作模式以及智能设备的普及情况。上午,实践队伍来到金山街道养老照料中心,在这里,“活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