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建委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为深入探究与学习共同富裕的浙江模式,展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优良风貌,我们以浙江建德市、丽水市、杭州市为例开展了“共富裕,同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想借贵平台帮助我们宣传一下,麻烦您看看我们的稿件是否符合要求。
以下为正文:“扎”牢非遗“新”传承,“染”色丝路“强”活力
——记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建委“丝绸遇见扎染,绽放非遗魅力”暑期社会实践团非遗主题实践活动
丝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有力的传播者与见证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作用,将其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了解滋养丝绸的“历史土壤”,感受丝绸文化的丰富内涵,体悟中国“非遗”的时代特色。2022年7月1日,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建委暑期社会实践团于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了主题为“丝绸遇见扎染,绽放非遗魅力”的实践活动。
转换思维,重新定位丝绸,用“丝绸”发展“中国文化之丝绸之路”,走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创新”三条大路。本次实践中,小组成员参观了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历史文物厅”与“现代成就厅”,游览二馆,仿佛进入了丝绸历史的汪洋,站在了“传统丝绸”与“现代丝绸”的转折点,“中国丝绸”与“国外丝绸”的交汇点,“丝绸文化”与“中国文创”融合点。因此,要重新定位丝绸,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丝绸与“非遗”不仅具备“商品”价值,更是具备“文化”价值;明确其作为文化产品时的传播方向,要做到在国内与国外均“有所作为”,明确其在传播时要做到“古今结合”,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求真务实,奋力追求卓越,用“扎染”挖掘“非遗”中的工匠精神,做好“非遗生产”中“劳动”、“奉献”、“创新”、“精益求精”的四件大事。在小组实践的第二部分中,小组成员于中国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中学习、体验了丝绸制作中的“扎染”工艺,感受到了丝绸文化不一样的魅力与浪漫。“扎染”顾名思义,“扎”紧丝绸部分,“染”尽丝绸颜色。“扎染”作为留存至今的人工染色方式,包含了中国文化中的“丝绸智慧”,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工匠精神。要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就要“扎”紧“非遗生产”中的工匠精神,以此来“染”好“非遗”这块“丝绸”。
与时俱进,深深扎根时代,用“对话”探究青年对“丝绸”与“非遗”的态度,让“年轻”与“非遗”碰撞出火花,酝酿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时代精神”。本次小组实践,成员们进行了两个对话:同女红老师对话,了解当代丝绸的转变与困境;同艺设同学对话,探究“青年、丝绸扎染、文化传播”三者的关系。女红老师谈到了“当前中国依然存在丝绸文样整理方面的不足”的问题,而艺设同学则对“丝绸时尚传播”、“扎染技术的科技化”、“在新时代将丝绸融入中国精神”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华,中华民族是与时俱进的民族,作为民族文明瑰宝的“非遗”也必然会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只有把握好好新时代的主旋律,才能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熠熠闪光。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无论是美轮美奂、精致大气的丝绸展品,还是生动有趣的扎染体验,都让小组成员体悟到了独属于华夏民族绚丽而璀璨的非遗文化。时光经年、世易时移,如今,丝路的驼铃已经远去,作为丝路文化起源的中国,仍然以她大国之都的气度和开放阔大的胸怀,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承袭着丝路精神,正敞开大门,迎接更多丝路的远方来客,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
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 张嘉辉/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28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