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理工大学“百年风华,薪火相传”党史学习教育团组织进行出征仪式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竺逸涵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2022年6月22日,河南理工大学“百年风华,薪火相传”党史学习教育团参加了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征仪式。随后团队成员线上讨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日程安排、活动内容、开展形式以及相关事宜,为后续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午八时,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征仪式在线上举行。首先,往届获奖团队成员王航源从组建团队、成员分工、宣传工作的开展、项目立项申请四个方面向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紧接着是参与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代表陈雨情发言。最后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学鹏对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提出四点要求与建议:一是参与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团队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实践地点疫情防控政策的相关要求,外出时注意交通安全;二是团队成员之间、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之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使实践活动更好地开展;三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宣传工作要到位,各团队成员之间协调配合、分工明确,做好宣传工作;四是要注意实践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以及材料汇编,做好实践活动的收尾工作。此次出征仪式圆满结束。

上午十时,“百年风华,薪火相传”党史学习教育团成员在线上召开团队会议。在队长陈雨情的组织下,团队成员商讨了未来两日的规划、活动的任务及可行性并对工作进行明确分工以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队长陈雨情强调了活动的相关注意事项。

下午三时,团队成员席振焜拍摄“党史学习网上普及小课堂”系列视频。该系列视频是团队成员结合网络普及率逐年上升的时代背景推出的一种宣传党史相关知识的一种形式。在网络通讯如此发达的时代,这无疑是一种高效、广泛、方便、快捷、受众面广的党史宣传形式。

下午六时,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党史知多少”调查问卷以及海报的制作。团队成员对调查问卷题目设置的数量以及难易程度、宣传海报的排版、字号等细节问题进行讨论。调查问卷完成后,团队成员将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对各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进行党史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调查,从而使团队更精准地确定党史宣讲内容与形式。

此次出征仪式极大地调动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进一步使团队成员明确了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同时标志着2022年“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即将全面展开。团队的内部讨论使得团队成员进一步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更明确了各自的任务,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团队所有成员将不忘初心,踏上奉献青春与力量的实践征程,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活动中,书写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41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百年风华,薪火相传”党史学习教育团组织走访乡村
为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向老一辈中共党员学习优秀精神品质,6月26日,“百年风华,薪火相传”党史学习教育团组织成员前往汝州市陵头镇段子铺村、信阳市固始县董楼村等地进行走访,并与老一辈共…
明清两朝黄河水患
明清两朝针对频发的黄河水患,除了采取前人的堵塞疏通等策略外,又提出了“束水冲沙法”的方案,这也成为明清两朝各级官员治理黄河的总纲。所谓“束水冲沙法”,就是收紧沿岸的河道,利用水流巨大的冲击力,…
“百年风华,薪火相传”党史学习教育团组织开展问卷调查
为深入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史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更好制定出下一步党史宣传的相关形式和内容,6月23日河南理工大学“百年风华,薪火相传”党史学习教育团成员走上街头,深入大街小巷,开展为期一天的问…
北宋时期黄河的治理
到了北宋时期,对黄河的治理进行了大量的方案试验和投入,包括修筑堤坝、堵塞决口、开挖引流水道等等,但让人遗憾的是,宋朝统治者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没有将民生福祉作为首要目的,而是把黄河打造成抗击外…
黄河治理
自古以来,黄河就享有“母亲河”的美誉,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赖以生存的摇篮。不过,黄河也有着诸多弊端,尤其是引发的洪涝灾害,给沿岸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在历朝历代,…
邓中夏:用生命诠释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回顾邓中夏的一生,他的初心更是经历了义与利、苦与乐、生与死的巨大考验。1920年7月,邓中夏从北大毕业。他的父亲邓典谟在北洋政府铨叙局任职,托人在农商部为邓中…
青春正当时,乡村振兴中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长寿区以“文明长寿,你我同行”为主题,全面启动2017年学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六个一”主题活动的形式,…
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
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占地面积284亩,建筑面积三万余平方米。抗日战争后期,曾驻扎着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等首脑机…
长津湖观后感
长津湖是一部讲述抗美援朝中,关于长津湖战役的纪录片。它从詹大南先辈的回忆开始,讲述了这场在抗美援朝中打的最为艰难的,在中国志愿军第九军团的三个军与美陆战队第一师和步兵第七师为主力的第十军在长津…
华北水院节水护水社会实践活动2
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水利学院“志愿服务驻心中,节水护水伴我行”实践队水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的热点问题,水有其自然属性,它既是一种特殊的、不可替换的资源,又是一种可重复使用、可再生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