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师范大学“石榴花开”实践团队走进新疆,推动民族团结进课堂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 魏佳妤;董德馨;

南京师范大学“石榴花开”实践团队走进新疆,推动民族团结进课堂

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少数民族是这个宏大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族团结问题是一个历史性课题。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石榴花开”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6月23日至2022年6月28日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第四中学合作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云端课堂——“同心课堂”,精心设计了特色研学、航空航天、民族英雄、历史文化、语言文化、创作分享六个专题教学,旨在加强民族间的交流沟通,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组织特色研学,推动民族交流

在特色研学专题中,“石榴花开”社会实践团携手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开展特色研学活动,为青海藏族、新疆维吾尔族学生录制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介绍视频。包括江苏省戏剧脸谱传承人程少岩先生首创宣纸脱胎艺术脸谱作品,南京葫芦画的代表性传承人张苗先生的葫芦画,南京绒花代表性传承人赵树宪先生的绒花制作三类技艺。通过与传承人的对话、技艺的学习以及对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的探索,使少数民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借助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走中国航天路,铸中华民族魂

在航空航天专题中,孟茹老师以“北京明白”视频导入课堂,带领学生一起重走中国载人航天路。深刻分析了航天人攻坚克难、砥砺前进的缩影背后所体现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希望各民族同学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牢记党的崇高理想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将航天精神内化于心,将航天力量外化于行。

致敬英雄楷模书写人生华章

在民族英雄专题中,冶美玲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抗日救国英雄赵一曼、卫国戍边英雄祁发宝、防疫抗疫英雄钟南山和民族团结英雄阿里帕的伟大事迹。从惨烈悲壮的抗日战场和流血牺牲的喀喇边界,到看不到硝烟的抗疫战场和我们身边的大大小小英雄,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民生活的安稳都得益于一位位负重前行的平凡而伟大英雄。作为青少年,更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理想赓续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感悟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在历史文化专题中,张苗璐老师首先通过趣味知识问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课堂中,从而更好带领同学们感受南京历史文化,讲解民族抗战精神。从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南京大屠杀把地狱带到了人间到民族抗战英雄“新疆第一舞人”康巴尔汗•艾买提和新疆医生格林根的故事,让大家深刻地体会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斗、努力争取得来的伟大历史成果,体现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弘扬语言特色,歌颂百年伟业

在语言文化专题中,范伟老师发挥专业特长借助语言文化,与少数民族同学一起感受祖国大好山河。借助一幅幅科普图片,范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八大方言,向同学们分析了各地方言形成的影响因素;通过《数九过酷暑》等民谣让同学们在语言与音乐的碰撞中,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范老师将南京的名胜古迹与古典诗词结合呈现,带领同学们“云游览”金陵文脉。在本次课程学习中,同学们以小见大,从方言中领略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树立起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为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了磅礴力量。

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团结力量

在创作分享专题中,李鑫甜老师将课程分为三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首先,在“手抄报”环节中,李老师介绍了民族团结的历史,深化学生对于民族团结的认识,并为同学们讲解了手抄报要素;接着,在“爱党情”环节中,借助视频短片向大家呈现了建党百年的光辉历史,引导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感恩于心,报之以行,在最后“告白祖国”环节中,鼓励同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利用创作手抄报、三行情诗和维语书法多种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石榴花开”社会实践团举办的同心课堂系列活动内容广泛,设计党史知识、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等多方面内容。并采用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地搭建起同少数民族学生交流的平台。此次活动不仅使研究生志愿者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为我国各民族团结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而且对于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体会到自己民族的特色,增强红色精神的渗透力,激活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42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沿黄社会实践队成员传承乡村振兴的青年使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为家乡代言,引领黄河流域的新风尚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相较于经济前卫区域,黄河多是以朴实无华的农耕闻名,更是孕育了华夏文明,乃中华文明之源。我们希望通过线上推广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的方式,尽大家的青年之力……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响应国家政策,沿黄社会实践队密切关注特色助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出部署,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其中,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社会实践队的线下调研也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发挥区域优势、凸显地方特色,沿黄社会实践队在行动!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人俗语称其为“母亲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人民创造了哪些特色呢?我们将陆续跟随“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用特色助农推动经济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西邵红杏、吴坝大蒜

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的推进,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河南人民逐渐的脱贫致富,尤其是乡村。可惜天不随人愿,前几天的一场大雨,使许多地区……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吴坝油桃、台前西瓜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7月下旬,中原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强降水,演变成了祸及多地……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陕西板栗红薯、内蒙沙漠西瓜

直播经济对于缓解农副产品难卖情况、促进农民增收和助力产业发展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阿里、京东、抖音电商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纷纷在乡村开展新农人培训,通过人才……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传承李金梅工匠技艺,书写中原毛笔文化
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是中国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传统技艺,2015年获批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素以精细的制作技艺和丰富的笔法转换著称。为…
追忆红色记忆,深入学习党史
追溯红色记忆,深入学习党史——水资源学院“探寻红色之源,弘扬红色精神”暑假社会实践队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只有青年原意主动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动力…
屋筑围龙岁月稠,客家文脉数风流
筑围龙岁月稠,客家文脉数风流2022年7月4日,涯系客家人三下乡实践队在坐10路公交车到达了丙村,走了一段漫长的路程终于来到了仁厚温公祠。它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公祠与…
在努力的路上
今天是崭新的一天,是令人激动的一天,今天是我加入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正式开始工作的第一天。今年不同往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没有办法到小学去进行线下支教,每位成员…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仁厚温公祠
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一直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流传了几千年的磅礴精神力量。仁厚温公祠,建于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历史悠久,底蕴丰富,延续了儒家文化精神。公祠建筑属于客家典型建…
第一次日志
2022年7月4日,今天是“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线上教学开始的第一天,我的心情非常的激动,从进去学校后就对这个支教队伍特别感兴趣,今年暑假经过学长学姐的面试,终于成功的进入支教队,并负责一些防疫知…
初为人师,应努力做到最好
初为人师,应努力做到最好2022年7月4日星期一,今天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在安阳市汤阴县五陵镇大宋村中心小学线上支教的第1天。今天的天气十分晴朗。我想太阳公公在告诉着我…
“初见”自己
“初见”自己今天是支教的第一天,在我下决心要支教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已经不再是在学校那个各种形象的大学生了,站在这里,我们代表的就是岭师,就是大学生,就是孩子们眼中的榜样。我在内心默默地想,…
探寻客家味道,享受客家美食
022年7月4日,“涯系客家人”社会实践队乘公交来到已有20年历史的客家饭店“勇记饭店”,一起探寻客家味道。“勇记饭店”主营客家菜肴,我们在这里吃到了正宗的客家美食。其中有一道靓汤——猪肉丸汤,喝完让…
节水护水,你我一起行动
节水护水,你我在行动——水资源学院“节水护水服务团”实践队7月2日-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社会实践队组织队员来到各成员当地河流开展“保护母亲河,实践队成员在行动”保护母亲河活动,向社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