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位平凡却伟大的人 ——专访扎根河里王村行医36年的人民医生申世华

来源:烟台大学 作者:石文筠

实践第三天,烟台大学“药乡行”爱心医疗服务团的队员们对河里王村的申世华医生进行了采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位驻村医生的人生故事。

立志之初,脚踏实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医疗条件简陋,驻村医人才奇缺,1975年初中毕业年仅18岁的申世华穿着妈妈织的粗布衣裳就参加了县政府组织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在县医院度过了两年边实习边学习的生活。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申世华轮遍了内科、外科、儿科等常见科室,跟随县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认真学习各种常见病知识,练习缝合技术,在培训班生涯结束后,申世华已经基本具备了独立行医的能力。1976年,申世华应征入伍,被分配到江苏省连云港市,成为了部队卫生队的一名卫生员兼文员。

部队成长,坚定信念

从1976年到1981年,整整六年的当兵经历磨砺了申世华坚韧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那时部队一个月只发6块钱的补助,一年加起来也只有90块钱,申世华除了补贴家用,仅剩的一点结余也全部被他用来买专业书籍。“我在部队上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我记得清清楚楚,1978年8月1日建党节我就入了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时隔36年,当申大夫谈起那段军旅生涯时,依然有着一名老党员的骄傲与自豪,脸上的表情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1981年,年轻的申世华带着部队赋予他的坚强意志和满满两箱子书,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菏泽故土,成为了菏泽市成武县九女集镇河里王村的常驻医生,这样一干就是整整36年。

扎根基层,医者仁心


河里王村是县里面的重点扶贫村,村里面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老人,或者是牙牙学语的小孩,申世华为了方便村民,坚持上门服务。村里都是泥路,晴天时情况还好,但一到下雨天,平日里尘土飞扬的土路就变得泥泞不堪,行进困难。碰到下雨天出诊,申世华便披着雨衣,穿着雨鞋,背着药箱坚持为村民上门服务。“一顿饭总是分好几次吃完,为了不错过乡亲们深夜的求助,夜里面都不敢睡得很深。”这就是申大夫日长出诊的真实写照。

当我们问起申大夫行医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病人时,申大夫谈起了2003年抗击非典时的情形。河里王村以及下设的三个村庄只有申大夫一个村镇医生,申世华肩上的担子可谓有千斤之重,非常时期,医者仁心的申大夫无时不刻不在担心着村民的身体健康,申大夫义务每天坚持给每户村民量两次体温,从来没有想过多收乡亲们的一分钱,只是为了确保每一位村民的健康。正是因为申大夫的敬业负责,河里王村的每一位村民都安全度过了非典袭击的恐怖大潮。“既然做了医生,就要对村民负责,就要对每一位患者负责。不能让乡亲们咱的戳脊梁骨。”头发花白,行医半生的申大夫如是说。

访谈间申世华大夫又谈起了行医过程中的一件事。“那天半夜,突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只见一位村民惊慌失措,急促地说着救救我家孩子吧。我拿起药箱赶忙跟他走。原来他家里三岁的小孩发烧到全身抽搐。我赶忙定了定神,用针灸灸了小孩的足三里,又掐了小孩的人中,忙到第二天凌晨,小孩终于退了烧。”申大夫虽然讲得云淡风轻,但我们依然能够想象当时情况之紧急,也由衷地敬佩申大夫的临危不惧和高超医术。笔者想所谓“艺高人胆大”说的正是申大夫这样的人吧。

感同身受,同悲同喜

当我们问起申大夫行医36年最大的感触时,申大夫深情地说:“看着病人的病痛得到缓解,就是我们做医生的最大的快乐。我这36年干下来,兢兢业业的,可以说是于心无愧的。”听到这里,实践队员深受触动,所谓大丈夫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大概就是申大夫这样的人吧。

后继无人,村医之问


自从2008年实行医疗改革后,申大夫的经济收入就只有每人来看病时收取的6块钱问诊费了。每月算下来,总共不过千余元,而退休后申大夫也只能拿到800元的退休工资,寥寥的退休金也这能勉强维持申大夫和老伴的生活所需。虽然子女们早已成家立业,但要了一辈子强的申大夫又怎么会开口给儿女们添麻烦呢?另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呢?因此申大夫十分担忧河里王村就将面临着无驻村医生的问题。尽管自己即将老无所养,但心里面始终装着乡亲们的申大夫还是说只要自己还干得动,小诊所还能运营下去,自己就会一直坚持为乡亲们看病,因为菏泽成武县是自己的家,为家乡的亲人贡献是理所应当的。队员们听到这里,心里都很受感动。

是啊,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个像河里王村一样的贫苦村庄,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像申世华大夫这样平凡却伟大的人。正是千千万万个像申世华这样无私奉献的医生,村民的伤痛才得以缓解。采访结束后,实践队员和申大夫挥手告别,“优秀卫生室”五个大字映入眼帘, “这大概就是申世华大夫这样一位医者仁者一生的操守吧。”实践队员们感慨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4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后真相时代论题引燃思

2025年4月27日晚七点,由电气信息学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承办的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在思学楼A114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反方团队凭借对“后真相时代,真…… 林静雯 唐先铨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嘘寒问暖,关爱老人志愿行

2024年12月22日9:00至11:00,桂团颐锦康养老院举办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活动,旨在提升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度。本次活动由铁人战队、义旅阳光协会和无人机协会联合举办,共15名志愿者参与。活动…… 王子涵 王馨雨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i鸣辩论协会2024届辩论队队内赛落幕

11月24日下午,由i鸣辩论协会主办的2024届辩论队队内赛在博学楼A108教室如期举行。本次比赛旨在检测辩论队队训成果,提升辩论队成员的辩论素养,并借此机会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校园辩论氛围。电…… 唐先铨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电信院夹球运瓜——趣味挑战聚一堂

电信院夹球运瓜趣味运动会于2024年11月23日15:00在一期田径场正式举行!本次趣味运动会夹球运瓜,不仅考验了同学们的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更展示了大家之间密切的团队合作精神。本次比赛每个…… 王馨雨 吕朝阳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党建引领生态路,万羽齐翔地球村 ——“谷雨润万物,生态共守护”主题活动

为提升学生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倡导绿色生活,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站联合人与自然协会和爱鸟协会于2025年…

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后真相时代论题引燃思

2025年4月27日晚七点,由电气信息学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承办的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在思学楼A114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湖师大公管院青工部“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暖心落幕

(通讯员宋金娥王君青)4月25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工部策划主办的“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在长沙市岳麓…

湖南师大实习队:长郡双语课堂上的精彩绽放

2025年4月27日上午,在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的教室里,湖南师范大学实习队成员戴颖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授课。戴颖此次授课内容为“6…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聊大学子高中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

为全面推进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提质增效,拓宽优质生源渠道,吸引广大优秀学子报考我校,4月25日,传媒技术学院副院长秦建波、党…

最新发布

“幸福老人”养老服务社会实践调研团进一步开展调研活动
7月17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幸福老人”养老服务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淄博市钻石商务大厦进行关于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调研的问卷调查。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不灭的红色印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 8226;行在路上”志愿服务队2017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踏寻红色足迹系列活动…
扬我中华行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行在路上”志愿服务队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缅怀革命先烈…
一堂百感交集的电影鉴赏课
我们需要成长,要学会忠诚,忠诚于那些爱过我们和我们爱过的人。 …
大山的孩子们,愿你被温柔以待
2017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暖风中国志愿服务队赴云南开展三下乡活动,7月15日领队老师张位全、李同辉、沈丽平、余娟定带领队伍走访墨翰乡荆坪村的贫困山区儿童,为家庭困难,读书受阻的贫困儿童建档立案,发放助学资金,并为其找寻社会爱心人士进行长期的“一对一帮扶”…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追源”社会实践团队赴济南市区进行调研
7月17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追源社会实践团队分成四小队分别赴市中区和历下区进行智能社区主题调研,本次调研继续完成上次社区基本情况和基础建设方面调研,并开展智慧城市技术方面的调研。出发前一天,队长 …
勿忘旧恩,致敬聂帅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行在路上”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
山东大学控制学院“连心”支教调研团赴沂源县支教
7月17日,山东大学控制学院“连心”支教调研团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支教志愿者分队在沂源县福利中心开展暑期夏令营第八天的支教生活,夏令营开课的三个班级学生学习热情依旧高涨,志愿者们依照拟定授课进度完成第 …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金融协会暑期实践团开展手工编绳课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金融协会暑期实践团开展手工编绳课…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1605暑期社会实践团下乡走访调研
(通讯员 丁琼 伍日萌)7月17号上午8时,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1605暑期社会实践团的7位成员在牛田镇中学政教务主任周国良老师的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