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如何讲好“黄河故事”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晓阳

如何讲好“黄河故事”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黄河故事”承载着中华民族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勇气,蕴藏着中国人民勤劳勇敢、集体至上的精神,浓缩着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坚韧不屈的情怀。讲好“黄河故事”,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注重顶层设计,树立“大黄河”文化观。推动沿黄各地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各地的黄河遗址、黄河湿地、黄河博物馆的一体化建设,在整体性中突出地域性,在地域性中彰显整体性,以统筹推进、通力协作、合作共赢的方式,把“黄河故事”讲清、讲透、讲好。

以项目为带动,将文化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通过打造一批如黄河文化公园、黄河湿地公园、黄河古道风情园、黄河文化产业保护廊道等精品文旅项目,让黄河文化真正看得见、摸得着、有载体,留得住乡愁,唤得起记忆,推动活态黄河文化的传承。重点规划一批展现黄河文化历史变迁、精神实质、时代价值的重点项目,以项目为带动,以成果为导向,推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文化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

搭建学术平台,提升黄河文化的理论阐释力和现实影响力。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研究上,黄河文化涉及众多学科:在哲学层面,黄河文化孕育了民本、尚德、变革、斗争等哲学理念;在史学层面,一部治河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史;在文学层面,黄河文化蕴含着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的诸多重要审美元素;在民俗学层面,黄河遗址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应充分发挥沿黄省份各高等院校、社科院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作用,搭建以黄河文化为研究中心的学术平台,整理出版黄河文化相关历史文献。组织专家学者加大对黄河文化的跨学科研究力度,讲清楚黄河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讲清楚党和政府治理黄河的故事,增强对黄河文化的理论阐释力,提升黄河文化的现实影响力。

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拓展黄河文化传播渠道。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传播大平台。推动以影视歌曲、短视频、舞台剧目、实景演出等为表现形式的黄河文化相关资源共享。利用3D、4D等新兴视觉技术,打造一批黄河故事、印象黄河、黄河畅想等沉浸式、体验式项目。利用音频、短视频等手段,推出一批面向社会不同群体的音视频资料。拍摄关于黄河文化的优秀纪录片,创作一批以黄河流域为背景的优秀文艺作品。将黄河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保护充分结合,深耕黄河流域充沛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摄影、绘画、文创展览等载体,使黄河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黄河故事”扬帆出海,享誉全国。

加强基础教育,提升全民对黄河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感。在基础教育阶段,适当安排黄河文化相关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层级,编纂严谨科学、通俗易懂的黄河文化读本。在高等院校,可通过开设黄河文化选修课程、举办论坛、专题演讲等形式,推动大学生群体对黄河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系统学习。在党员干部培训中,可以黄河遗址、黄河博物馆等为依托,设置相关课程,加大现场教学力度。通过加大黄河文化在国民基础教育中的分量,增强黄河文化的感染力和大众化,使“黄河故事”家喻户晓,黄河精神代代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52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学以致用!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添新翼

在非遗保护意识不断高涨,传统文化亟待传承与创新的当下,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开展了一场旨在推动桂平杖头木偶戏活态传承的实地调研活动……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致力于为其传承创新贡献力量。桂平杖头木偶……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为其传承发……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最新发布

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实践感言物电学院欧阳安博]社会实践活动在2022年7月5日,是我们“星火传递”实践小队进行实践活动的第三天,这一天我们参观了菏泽市牡丹区的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
岭南师范学院炽阳社会实践队出发啦
7月4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炽阳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欧伯群老师带领20名队员在学校南门出发,前往广东省化州市同庆镇塘溪小学举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短短的80余公里路途中,伴随着路边优美的风景…
黄河流域问题须重视
你们还记得当初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吗?他曾经如此美丽、年轻充满活力,现已经年老体衰饱经沧桑。母亲河从远古流至至今,见证了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母亲河从高山流向大海,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从古至今…
科普同行,预防传染病
2022年6月27日,我们一行人来到吉首市双塘村,为预防传染病做宣传,传染病根据其流行的程度和危害性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甲类,乙类和丙类,常见的传染病有水痘,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等,据采访可…
关于保护黄河的建议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古至今,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伟大的华夏礼貌。她以往那么美丽:波飞浪滚,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瓜果飘香,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诗人李白以往形象地描…
“朝阳”实践队开展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活动
2022年7月5号上午,由十名成员组成的“朝阳”实践队整装待发,前往雷州市客路镇各地政府部门及村民进行问卷调研。活动起初,“朝阳”社会实践队员们由于部分村民的抵抗态度而受挫,而这也一定程度体现了村民们…
共同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沿黄各省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国庆、中秋假期,总投资3.99亿元的兰州黄河楼启动试运营,为兰州黄河风情线再添“新坐标”;9月中旬,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海东市委、市政府…
保护黄河,我们有话说
同学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多少年来,她一向无声无息地养育着神州大地上的炎黄子孙。按理说,我们大家应当更尊敬她,更爱护她。可是,现实并非如此,你看,往日清澈见底的河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
塑造“智慧河”文化品牌
创新黄河“超级IP”塑造“智慧河”文化品牌“黄河”作为一个超级IP,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在黄河文化品牌矩阵中,不但有黄河入海、泰山崛起、孔子家乡这些世界级文化符号,自带流量先贤圣人、诸子百…
展现“幸福河”风采
聚焦“美丽廊道”展现“幸福河”风采黄河流域是生态脆弱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底线”和“红线”,沿黄地区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发挥黄河整体带动和线性串联作用,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景观提升与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