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物电学院】进行蔬菜大棚内的数据采集并了解农户对现代化农业的看法
为了进一步改进实验设备,尽快将大棚温湿测试仪和温室调控器等仪器投入大棚中使用,测试实验设备对于大棚环境的动态监测能力,并进一步了解寿光市农村大棚农户对于现代农业的看法,为实验仪器的进一步推广以及为接下来的座谈会的材料做准备,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6日在寿光市进行实践活动。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得出结论的必备条件,团队的实验设备是基于物联网,通过ZigBee技术构建的星型网络将子节点数据传回总端实现多地点数据采集,传感器将环境条件转化为数据,是智慧大棚的一项基础核心,一套合格的智慧大棚系统中要有及时的数据与适合条件的对比,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指令。
经过昨天的设备安装与调试,今天进入了数据采集的重要关头,恰逢天气晴朗,是采集晴天数据的最佳时期。
今天实践团队分成两个小组,一部分成员在外联负责人栾钧的带领下前往寿光市的部分农村进行数据采集与整理,并先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在该地做了简单的视察,发现视察的部分农村有的仅有少部分的大棚中安装了智能设备,而且据了解该地蔬菜收成并不是很乐观,有一部分大棚因为管理不当而废弃使用,于是在村支书的引荐下实践队来到了当地几户人家中,询问其是否有意愿将我们的实验设备放入大棚中进行实践,在得到农户的允许后,实践团队将实验设备安装在当地大棚中,并根据前一天的调研结果,将实验设备进行调试,运用单片机将大棚内的环境参数信息传输到无线网络中的子节点,子节点每隔一定的时间向主节点轮流发送信息,同时各子节点具有数据采集和转发的功能,可以将大棚内的温湿度数据、光强、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收集起来,转化为可视化的实验数据,保证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另一部分成员跟随队长张祚玮,在当地农村里随机入户走访当地农户,询问村民对于现代农业的看法,简单询问下来,实践团队发现该地对于现代化农业的看法较为简单,认为现代化农业对他们而言非常遥远。同时团队成员也了解到对于绝大多数农户而言,他们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只有种植前期的耕地,翻地是借助机械化设备进行的,在大棚农作物种植以后的工作,基本都是利用人力来进行,包括农作物的育苗,种植,灌溉,采摘等工作。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也了解到当地大棚中种植的农作物是会受到季节影响的,大棚内的温度过高,单靠人力无法实现及时的散热,到了夏季时节,会有一部分大棚不在用于种植,闲置起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较低。与此还有土壤的问题,多年用于种植的土壤,它的酸碱度会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化,农户也知道检测土壤的酸碱度是比较容易的,但调节土壤酸碱度比较难,这是他们在施用多种肥料却没有很好的效果而得出的结论,同时这也是农村现代化程度较低的一个体现。
同时小组成员还了解了天气对于实践地农业发展的影响,从当地村主任处得知,寿光市化龙镇务本村地处平原地区,村庄上游没有大的河流,所以在夏季汛期并不会担心洪涝灾害等问题,一年四季也并不会发生大的自然灾害。
经过一天的实地考察,团队成员们对于寿光市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同时也认识到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普遍较低以及农民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认识不足的现状,这也让团队成员认识到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58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