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荒野,野蛮生长,沉淀的岁月太厚重,拾起历史长河中的一片页岩,使人经不住的常自叹息。九十五年前,中国共产党正值生死存亡之际,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尖锐激烈的斗争以及风云变幻的局势,需要中国共产党马上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果断行动,才能挽救革命。党的五大也就是在这种非常状态下召开的。2022年6月30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色麦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在做好前期背景了解的基础上,走进了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20号的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朱柱灰砖瓦,掩映绿荫中。在复原陈列的开幕式会场,会标和横幅标语醒目,桌椅摆放整齐,令人仿佛回到了1927年4月27日的那个春日。现在的会址,占地面积约11亩,内有五栋建筑,都是典型的清末民初学堂建筑,院内建筑设有走廊,为砖木结构。临街的两层楼坐东朝西,是当时教职员的办公室。门内右侧呈马蹄形的三栋八间平房,也是1918年建校时的原建筑。回望战火纷飞的历史岁月,这里是1927年历史风云的重要见证。百年的建筑见证了革命由危转安的契机,更见证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队员们触碰着墙壁,感触到的是难以言说的精神力量。
看着展厅里有关五大召开背景的相关资料,队员们也不禁慢慢的沉浸在那段时光中。“四一二”和“四一五”反革命政变相继发生、白色恐怖镇压革命、脱党甚至叛党投敌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一切都让革命的前途看起来一片黑暗,在党内设立专门的纪律检查机构,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五大正是在这样的危急中召开的,全体党员都期盼这次大会能正确判断当前复杂的局势,回答大家最为关注的——如何从危急中挽救革命的问题。队员们都认为,当代青年要大力弘扬五大召开的实践性精神。以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为己任,迅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汇成了改革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历史洪流。
在参观过程中,一件不寻常的物品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陆定一先生的遗嘱。陆定一先生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的卓越领导人,其一生都在为脚下的土地不断奋斗。当队员们读罢陆定一先生的亲笔后,更感其对祖国的深切热爱。两页薄纸,短短百字,陆先生写的不仅仅是他自己对过去的总结,更是他对于后事的交代、对于祖国未来的期盼、对下一代的期许。字字血泪,无一句写不舍,却字字写不舍。而肩负着这样期许的我们,又怎能不带着前辈的眼光奋发前行。走过前辈铺平的路,更应走的更加自信、更加昂扬。在各行各业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以强烈的社会担当、不懈的奋斗追求,投身于自己的热爱之中。
通过馆内的浮雕和介绍,我们得知在会议上陈独秀代表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政治与组织的报告》,在长达六个小时的报告中侃侃而谈。几十位代表围绕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整个会场上论战的火药味丝毫不亚于战场。队员们在观摩中反思得出:中共五大与中共历史上前几次代表大会相比,中共五大更像是一次充满理论色彩的研讨会。更感革命之危急,情况之紧急。
在展览馆中,队员们看到了许多多方征集到的中共五大代表使用过的实物及复制品。《中国佃农生活举例》是90多年前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运途中,向湘潭西乡一个名叫张连初的佃农作调查后写的一份调查报告。展示了中国广大佃农艰苦的生活图景,揭示了那个年代“中国佃农比牛还苦”的生活事实。结合当下队员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正是将历史经验的再学习,再发现。艰苦的年代已经过去,但是不能忘记的是从中习得的教训,如若忘记苦难带来的经验,那无异于忘记历史。
在看到这些历史实物时,每一个队员都打心底里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真切,加深了队员们的红色记忆。也让队员们更深刻地感受到那个黑暗的年代中的“一抹红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在纪念馆中共展览展出历史图片约300余幅,上展文物资料180余件/套。同时通过雕塑、微缩景观、多媒体、VR、AR等各类展陈手段的综合运用,让参观者们可以沉浸式观展,向新时代的年轻受众释放出其中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力量。队员们同样借助馆内交互式媒体与全息影像身临其境式回望党的艰辛征程,重沐历史风雨,体会那峥嵘年代的非凡故事。
中共五大选举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是中共纪检工作的光辉起点。根据中共五大决议,中央政治局在第三次修改的党章中增加了第八章《监察委员会》,从制度上保证了中央及各省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开展党内监督和党风建设。而在将要结束离馆之际,看到馆内的入团誓词,队员们都产生了重温入团誓词的想法,面向誓词大家庄严宣誓,回忆初心。今年正值建团百年,回望来时的路,共青团在百年征程中留下了英勇奋斗的光辉足迹、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巨大贡献。站在誓词前,作为共青团的一份子,每一个队员都又一次体会到那一份光荣与责任。
一件又一件实物,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队员们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生活的细节,也直观地展示出革命之不易。历经艰苦岁月,队员们深感革命之艰辛,前辈之艰苦。回到这见证历史的故地,聆听百年建筑讲述的不朽故事,领略前辈为后人留下的种种宝贵精神,感受他们对信仰的坚持、对党的忠诚。旧地换新人,不改的是同样为祖国建设努力奋斗的红心。前辈的目光聚焦在我们的身上,而我们青年一代该做的是不断地出发,为了始终如一的目标,永不停歇!
撰稿人: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色麦田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62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