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黄河治理要在水利开发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晓阳

2、黄河治理要在水利开发

防治黄河水患始终是黄河流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人们在确保黄河流域安全的前提下,开始尝试主动开发利用黄河资源,借以提高土地收入、方便物资运输,并实现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和国家实力的增强。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以邻为壑,难以统一意见,对黄河进行大规模有效治理,再加上黄河治理本身就是一件劳民伤财的难事,许多国家对开发利用黄河资源都敬而远之,因此,韩国曾派奸细郑国以水工身份混入秦国,承担修建引泾灌区工程,妄图借此耗尽秦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无暇征伐。

后来,秦国果然兴修水利10年而未完工,引得朝野上下一片议论纷纷,面对质疑,水工郑国亦坦言:“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由此可见,水工郑国虽为韩国派遣的细作,但技术出身的他经过10年兴修水利,亦难免心生大义,正如电影《英雄》中无名以社稷苍生为由,最终选择用刀把捅了秦王一样。

不过,面对宗室大臣的强烈要求,秦王嬴政终是对国内客卿下达了逐客令,而当时来秦想要一展宏图的楚国人李斯亦在此列,幸好李斯给秦王上了道《谏逐客书》,力陈此举的弊害,秦王看罢遂取消逐客令,并派人追回李斯,而引泾工程仍由水工郑国主持,这才有了后来滋润渭北大地的郑国渠。郑国渠修成后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的粮食产量,史书提及“于是关中沃野,无凶年”,而剑走偏锋的韩国在郑国渠通水后不几年便被秦国所灭,其他国家也在接下来10年间被并入秦国版图。

汉武帝除了对外抗击匈奴,开通西域外,还对内治理黄河、大兴水利、疏导漕运,是第一位亲临黄河治理一线的皇帝。元光三年,黄河在濮阳境内瓠子向南决口,滔滔洪水泛滥16郡,初时,汉武帝曾派人主持堵口,但因水势过大而失败,此时丞相田蚡接机进言,称江河决口是天意,不可用人力去堵塞,勉强堵塞了未必符合上天的意志,汉武帝听罢遂搁置了此事。后来汉武帝到山东封禅期间,亲眼目睹了水患的惨状,遂命令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都要背柴负土去堵塞决口。

黄河决口堵塞后,汉武帝做《瓠子歌》二首,参与堵口任务的司马迁受此感染,在《史记》中创设水利专篇《河渠书》记载此事。此外,为了开漕运以济军需,汉武帝任用一批长于治水的官员在关中地区、河套地区、河东地区兴修水利,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司马迁评价“关中之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其富,什居其六”。

东汉时期的王景治水颇有成效,其曾先后疏浚浚仪渠(汴渠的开封段),主持大修水运交通命脉汴渠和黄河堤防,并被汉明帝提拔为河堤谒者。王景治河工程取得了很大成功,汉明帝曾颁诏说:“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就壤坟。”即王景治河恢复了黄河、汴渠的原有格局,沿岸百姓得以重建家园。史料记载,王景治理后的黄河历经800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改道,决溢次数也不多,因而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

唐末以后,黄河逐渐结束了东汉以来800年相对安流的局面,进入了多灾多难的历史时期。北宋京城处于黄河下游,一方面黄河安全直接影响到都城安危,另一方面官府每年需要从南方漕运数百万石粮食,而南粮北运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出于这些因素的考量,宋王朝对黄河治理十分重视。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在确保黄河安全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兴修水利,以充分开发北方存在的大面积荒地。

为此,王安石在官府内设置了“提举沿汴淤田司”,“都大提举淤田司”等部门领导大规模农田放淤行动,比如他鼓励引漳水改良洺州(今河北省永年县东)的盐碱地,并作诗《送宋中道捽洺州》:“余尝怜洺民,舄卤半不治。颇觉漳可引,但为谈者嗤,商议不同俗,功成人始思。夫子到官日,勿忘吾此诗。”

在王安石的大力推动下,淤田逐步在黄河、汴水、滹沱河、酿河等河流上展开,滋养了万亩良田。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短短几年中,在河北路的黄河、滹沱河沿岸,放淤改土的面积达4万顷以上,在京东、京西两路,沿汴放淤1.77万余顷,放淤结果是大量盐碱地变为美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63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节水宣传不可少,护水意识常记心
随着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国各地相继开展许多节水护水的特色行动。宣传方式也是各出奇招。7月6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志愿服务驻心中,节水护水伴…
治理黄河水患
自古以来,黄河就享有“母亲河”的美誉,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赖以生存的摇篮。不过,黄河也有着诸多弊端,尤其是引发的洪涝灾害,给沿岸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在历朝历代,…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滔滔黄河奔腾而下何等壮观,但在20世纪,由于天然水资源贫乏、人类用水日益增加、缺乏科学管理等原因,黄河频繁断流。进入21世纪,随着黄河流域降水量有所增加、…
二师学子三下乡:宣扬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教育
2022年6月30日下午14:00,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经济学院赴红安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红安进行红色文化学习,弘扬和培养爱国精神。红安县是血染的风采,英雄的土地,在中国,红安县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这个小县…
守护我的母亲河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所有中华儿女都同习近平总书记一样,对黄河怀有深厚情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共同努力下,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
不忘初心,走新时代“丝潞”
不忘初心,走新时代“丝潞”——实践团探寻“丝韵水乡”2022年7月4日,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寻根乡行,青春助力”实践团负责人陈安琪、葛婉晨带领第二分队前往八里店镇潞村进行实地考察。早上9点,第二分队于湖…
从水患之治到资源之利
黄河治理简史(1):从水患之治到资源之利黄河安全事关黄河流域两岸百姓的幸福生活,黄河治理成为历朝历代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历史上有汉武帝亲赴一线指挥黄河堵口,有康熙帝亲自钻研水利理论进行水准测量…
互生态绿洲,共绘家乡新貌
通讯员李鹏举)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但生态问题仍然令人担忧,为践行生态环保理念,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6月17日,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小青”志愿服务团的小组成员在各自家乡…
黄河流域山西段
黄河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大河,也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而晋陕两省历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核心发源地,山西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能源基地,文明古迹众多、自然风貌极具特色,素有黄河之魂在山西的美誉。…
巢湖学院“三下乡”团队与黄梅戏艺术“零距离”接触
近日,巢湖学院学生来到安庆、庐江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参观黄梅戏艺术家故居、黄梅戏博物馆,结合采访、观戏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和学习。团队首站来到安庆市严凤英故居。队员认真聆听工作人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