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千年面塑文化历史悠悠,指尖艺术品文化厚重——魏氏面塑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作者:果茶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相关史料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等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中国面塑艺术,洛阳师范学院青春遇见非遗暑期调研队最终联系到了河南省安阳市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魏氏面塑魏红刚老师。在经得同意后,于近日对其进行了线上采访。

采访中,魏红刚老师详细地介绍了面塑文化的起源和制作工序。用面粉、糯米粉、蜂蜜、开水烫面,蒸熟,然后加颜色调和,这就叫面塑泥,用面塑泥捏出各种人物、花鸟鱼虫的形式叫做面塑。起初的面塑实用性大于观赏性,多用于祭祀。

在魏红刚老师的讲述中,团队了解到他自小在爷爷的教导下学习面塑,如今面人已陪伴他四十年之久。刚开始,他在北京、上海等地摆摊,艰难维持生计。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魏红刚老师精湛的手艺和匠心精神被一位顾客所赏识。在顾客的邀请下,魏红刚老师去了幼儿园授课,教孩子们捏面人,传授面塑文化。随后,在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下,魏红刚老师开通淘宝店铺,让更多人买到他自己做的面塑泥。同时,他在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等平台发布面塑教程,让更多的人学习面塑,了解面塑文化。

针对面塑文化目前的发展状况,魏红刚老师是持有一定消极态度的。在他看来,他是幸运的。妻子懂得网络,能够帮助他通过互联网平台宣传面塑文化,并借助电商平台售卖自己的作品,使其更容易维持生计,从而更专注地传承非遗文化。但可能还有一些跟他同样甚至更大年纪的面塑手艺人,并没有他这份运气。面塑制作精细,耗时长,利润低,很多的面塑手艺人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众对新事物的认知大部分来自网络,但对于年长不懂互联网媒介的手艺人来说,他们的技艺被阻隔在了时代边缘,无法利用网络宣传。面塑文化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导致生计难以维持,面塑手艺人的制作动力被极大削弱,面塑文化的传承面临极大挑战。

但是这些消极的态度并没有使魏老师退缩,在谈论过程中,团队了解到魏红刚老师把期望寄托于自己的孩子,希望他能继承自己所有的技艺,让面塑文化经久不衰。平时他会给孩子报艺术班、书法班,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在他的教导下,年仅九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捏出基本的面塑图案。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魏老师提到了古巴比伦,古巴比伦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盛极一时的文明并没有得以延续,成为了全世界的遗憾。在魏红刚老师看来,现如今存在于世的古巴比伦人的后代,是非常可悲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看不懂自己祖先使用过的文字。而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文化的传承,有着漫长且深厚的文化记载。如今,在国家提倡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很多人更愿意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非遗传承人,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面塑文化,使得更多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能有丰富的渠道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避免传承了几千年的面塑文化被后人所淡忘。

非遗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生存、发展。但在如今快节奏、经济化的时代下,一些低效的、利润小的非遗文化逐渐落后于时代的脚步,生存空间慢慢被压榨,这些非遗文化需要一点时间来慢慢地融入现代社会,所有人应当重视起来,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宽容,不要等到泉水干涸,才懂水的珍贵。作为青年学子的我们更应当肩负起传承非遗文化的历史使命,助力非遗文化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74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广大学子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与良好道德风尚的创造者,…… llcan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查看全文 >>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队组织志愿者们们手持…… llcan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查看全文 >>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队组织志愿者们来到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志愿者们提前准备好医学…… 林之粲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最新发布

乌石镇文化,精彩雷州话
乌石镇文化,精彩雷州话作者:林婷婷7月6日,太阳升起,驱散了一切的寒意,我们沧澜社会实践队的队员又是在乌石镇的阳光下苏醒,温暖的太阳光照在我们身上,让我们顿时充满活力!那么,这一天的主要任务便是…
真知深知,知行合一
真知深知,知行合一2022年7月7日,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寻根乡行,青春助力”暑期实践团开展了对第三站——妙山村的前期准备工作。团队负责人陈安琪、葛婉晨在活动室就前期准备工作召开例会。会议伊始,两位团队…
深入红色革命历史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深入红色革命历史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走进那梨村抗日武装起义出发点遗迹“追梦赤子心”社会实践队于2022年07月05日顺利到达茂名市化州市中垌镇那梨村,那梨村是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村,据当地居民,队员们…
南华学子“送法下乡”,助力更高水平法治湖南建设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湖南,7月4日上午8时16分,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河我同行”环保公益团…
拜访当地有声望的老人,深入了解雷州话历史
拜访当地有声望的老人,深入了解雷州话历史作者:卢丽琼2022年7月7日,三下乡第二天,天气晴,宜出行。今天我们去当地的镇西社区与镇海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首先到达的是镇西社区,由于我们到达的时间太早,值班…
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党建中心 “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正在进行哦
2022年7月7日,随着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党建中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团队的成员们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7月7日早上,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党建中心主任梁馨尹、贝玥下达了团队任务…
燃千年窑火,品瓷韵风情
燃千年窑火,品瓷韵风情随着陶瓷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心生向往,为进一步探索陶瓷的制作流程,2022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瓷”“语”团史,共话传承实践队于…
雷州“沧澜”,向阳出发!
雷州“沧澜”,向阳出发!作者:刘心怡乌石镇的党群服务中心我们终于到了,历经炎热酷暑,我见到了期盼已久采访人物,里中有一些干部人员,也有一些精通雷州话的村民,此行希望收获满满。在乌石镇的党群服务…
“花漾水彩 陶乐纷呈”——水彩绘画陶瓷活动
“花漾水彩陶乐纷呈”——水彩绘画陶瓷活动陶瓷始于汉代,历经多年发展经久不衰,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为了促进青年学生认识、了解陶瓷的种类,加深对陶瓷的印象,曲阜师范大学瓷语团史,共话传…
“稼穑蓬勃,梦想熠熠”泽国三小实践启航
为了丰富小学生的假期生活,锻炼在校大学生团队协作和综合素质,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文泽兴都,育启温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于泽国镇第三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舞韵童心-让我们走进舞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