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竹村村委会不远处有一排设计简单的平房,居住着四位老人。房内都配有卫生间、厨房等基础性的生活设施,在家便能饮用到免费的山泉自来水。调研团队走访时,四位老人正坐在家门前的院子里扇着蒲扇闲聊。2017年时,他们还住在偏僻的山沟里,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是村里的特困户。
“我们搬过来感觉方便很多,之前都是自己住,现在能互相(照应)。离村委会和卫生站也近,想买东西能用‘兴盛优选’给我送到家。”丁爷爷笑着跟团队成员介绍自己的生活状况。“看,这边就是我们种的菜咧!”另一位住在隔壁的爷爷刚从房子旁边的菜园忙活回来,特地摘来还带着刺的新鲜黄瓜,递给成员们。爷爷的满足与幸福溢于言表。
爷爷递给团队成员的新鲜黄瓜。通讯员 杨益婷 摄
“他们原本都是没房或住危房的,当时村干部们响应国家危房改造政策,联合村内的热心人士,帮助他们把房子建起来,家电也全部购置到位,可以‘拎包入住’”。荆竹村支委主任刘雪兰向团队成员说明。这也是荆竹村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路上特色鲜明的重要举措。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荆竹村两委的努力下,带领荆竹村村民发展出了适合本村村情的瓜蒌、羊肚菌种植,楠竹加工产业。以瓜蒌产业为例,目前基地共对接8户已脱贫户固定务工,从事除草施肥、修枝打杈等工作,为已脱贫户平均增收1500元,最多的达3000元。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就近务工,增收致富。
在团队实地走访中,宽阔的“振兴大道”为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极大帮助。路过的村民提起道路变化,感慨道:“以前出行只能靠摩托车,现在路宽了,小汽车都能穿梭自如,我们赶集方便多了。”2018年,荆竹村打通了香花新村至上水村X32公路,全场10.06公里,其中荆竹村境内长6.18公里,从路基开工至全线完成,路面硬化只用了一年时间,并结合扶贫配套设施实施了绿化、亮化项目。一位老伯伯说:“以前买什么东西都要走十几公里去镇上,现在买东西可以和快递员说,子女在手机上下单,或者在快递员送货时告知需求物品,第二天又可以送至家门口。”
在“振兴大道”旁,一条边沿盛开花朵,蜂蝶飞舞其间的小溪潺潺流淌,这正是荆竹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工程之一——生态小溪。由衡阳市中级法院牵头,村支两委全力落实,集群力惠及全体村民,所以村民们一致认可将其命名为“公平溪”。公平溪长1.2公里,共投入资金160万元左右,源自荆竹村的山涧泉水,可以防洪抗旱,为村民提供必要的饮用水源,同时美化村景村貌,改善人居环境。傍晚,常有村民吃过晚饭后在溪边散步、亭中纳凉。
一助一动向兴荣,是乡村振兴背景下,荆竹村村支两委与村民上下联动、协力同心,融合国家的政策支持与自身不懈努力,正在奋力描绘的发展新画卷;一路一溪绽新颜,是人民幸福追求中,衡阳市中级法院乡村振兴工作队想民所想、应民所需,依据村况村情实事求是与锐意进取,探索一条披“荆”斩棘的创意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言:“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的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荆竹村正走在这样现代化的路上,越走越有奔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78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