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感受红色革命精神,加强青年学生时代使命责任感。6月26日,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赓续红色血脉,逐梦新征程”红色寻访实践团成员赴金寨开展“寻访革命老兵,传承红色基因”活动。
听祖国召唤,强军有我
实践团队临近目的地,远远就能望见烈日炎炎下早已在十字街头等待我们的汪德凤老人,初见老人,精神矍铄,思绪清晰,很难想象老人已经近耄耋之年,谈及过往的岁月,老人记忆犹新。“1964年,那时候家庭生活很苦难,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自始至终我都暗自下定参军的决心,想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同年12月,年仅19岁的汪徳凤离开家乡,如愿穿上了那身挺拔的军装。
“那时只知道是特种工程兵,之后便没有告知我们任何关于部队的信息,不知道究竟是做什么工作,只记得乘火车出发,途径西安、兰州到达酒泉。一路上心情是复杂忐忑的,一方面是为参军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看到沿途一路荒凉,对未知的目的地心里没了底,到了终点,一望无际的戈壁荒原,气候恶略,变化无常。”从此,便开启了他没有硝烟的烽火岁月。
忆峥嵘岁月,年少芳华
1964年12月入伍,服役于8342部队,1965年火线入党,退役后服从部队安排转业至地方,至今已有党龄58载。“后来才知道我们担负着核武器基地的建设任务,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建实验场地、建电厂、修机场道路,修工事,吃野菜,风餐露宿,每个人都知道绝密的工作性质,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没人知道我们在哪在做什么。”老人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老人拿出战友送的纪念书籍《神秘的8342部队》,指尖摩挲过书页,泛黄的白纸上工整写道“致敬8342参试的一员,我们在西北的大漠戈壁,在四川的崇山峻岭,担负伟大而神圣的使命任务。” 8342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建筑第54师的代号,贫瘠荒凉的戈壁滩中那里有他们无私奉献的身影,这是一只神秘的部队,担负着隐秘而伟大的任务。正是这群无畏的勇士,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默默贡献,为国防事业洒下汗水和鲜血,他们是无名的英雄,祖国从未忘记,人民从未忘记。
守革命初心,奋进前行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在平凡的人生舞台上,无论身份再怎样变化,不变的是爱国向党的初心,是对党的绝对信仰、绝对忠诚。”老人激动地说道。老兵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与激励,是寄予厚望的嘱托,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
恰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深入革命老区,寻访革命老人,挖掘红色故事,感悟革命精神。本次活动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对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意义非凡。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是光荣的职责,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手中,唯有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树立远大理想,学好专业知识,矢志艰苦奋斗,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03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