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继承革命先烈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2年6月22日,“喜迎二十大,探寻淮海战役故事”调研小队着重探索了淮北市临涣镇的文昌宫。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始建于唐代,初为昌帝庙,宋代更名为文昌宫,是当地官府和文人学士奉祀文昌帝君的场所。清朝末年,这里改办临涣中心小学,先进知识分子在这里一边读书,一边进行革命活动。1924年临涣区农民协会、1925年中共临涣支部在这里成立,文昌宫一度成为宿西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1948年11月11日,著名的淮海战役打响后的第五天,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率中原野战军指挥部从河南柘城进驻临涣文昌宫。当晚,指挥部召开了中野各纵队领导会议,研究和部署向徐州、蚌埠段进军,攻打宿县的任务。11月16日3时,中野3纵在9纵一部配合下,攻克了宿县县城,关上了包围徐州国民党军南下的南大门,为淮海战役的扩大和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态势。11月16日,根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指示,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位同志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在文昌宫成立,总前委的成立使淮海战役前线有了统筹一切的总指挥部,对于及时贯彻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协调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作战行动,统筹战区党政军民全力支前,争取淮海战役的全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其前后三进庭院,青砖小瓦砖木结构房屋58间,占地3000平方米。其中南院在当时是总前委的参谋处、作战处、机要室和通讯处等,现在布置为历史文物展厅、淮海战役的酝酿、淮海战役的实施、淮海战役总前委、总前委指挥艺术、支前艺术、淮海英烈7个展厅,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展陈主题为淮海战役相关资料,展出文物100余件,向世人展示着淮海战役的主要经过的有关图片、史料,介绍着参与战役的解放军、国民党双方的高级将领,悬挂着纪念淮海战役四十周年时中央领导人张爱萍、韦国清、陈士蕖等的题词。;中院西墙是总前委巨幅合影;北院保留着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张茜夫妇、警卫员等的住室,现为原状陈列,邓小平洗冷水浴处以及当年总前委会议室。房内陈列着首长们使用过的床、被子、桌子、凳子、提灯、茶壶、发报机等物品。军用地图上,似乎枪炮声响依然不绝于耳,百多万人在进行着惨烈的战争仿佛历历在目……。
今天,文昌宫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的革命圣地,安徽省委、省政府把临涣文昌宫命名为第三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昌宫就成了对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和生动教材。1980年文昌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站在伟人曾经站过的地方,与伟人当年不同的是,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守望的是在他们永不疲惫的思想之光照耀下的一条欢快而灵性的大道。我们的思绪还可能沉溺在往日生活的混沌之中,但是更美的景象却在轻轻抚摸我们的眼睛了。
红色文化资源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灵魂所在。红色文化教育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补充历史知识、开展社会教育的平台。深刻学习红色文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而又重要的意义。此次调研可以让大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华,端正其做人做事的态度,从思想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政治觉悟,让红色精神像“星星之火”一样在校园里燃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09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