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在助力乡村振兴与推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浙江师范大学欲探索一条“山海教育”协同共裕之路。为进一步发挥教育优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西店镇望海小学结对青海省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开展“山海协作”活动,构建文化共同体,通过课程资源共享、“山与海”特色文化共创等形式,对结对学校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2022年7月4日,教师教育学院“兴甬”实践队赴慈溪市宁海县望海小学展开学习,探究教育共富新范例——“山海协作”实践基地。
如何突破空间限制,将东部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西部学校?针对这个问题,教育学院充分发挥“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创新形势,将我校“智慧云”在线支教平台的经验与“山海协作”项目对接,运用5G、VR等教育技术录制特色课程、开展沉浸式教学,将智慧教育的理念真正融入教学过程,让知识跨越地域障碍,为望海小学结对帮扶活动提供新方案、新思路。
同时,为进一步了解“山海协作”实践基地项目,实践队全体成员参与浙江师范大学与西店镇望海小学“山海协作”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仪式开始,由宁海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模连发表讲话。“乡村振兴,教育先行”,陈模连副局长强调了教育共富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本次实践基地建设以助力青海地区乡村教育为基点,运用“互联网+教师教育”的新形式,借助宁海县教育优势,结对帮扶格尔木长江源民族学校,这一帮扶模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他向全体实践队队员提出殷切嘱托:身为教育专业学生,要培养乡村教师情怀,扎实师范技能,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将专业技能融入教育共富之路。
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狄伟锋老师也点出“山海协作”实践基地项目的价值所在,本项目以线上帮扶的模式开展,以“山与海共话,心与心相逢”为主题,旨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两地教育对话,联学共建山海情。他表示“山海协作”实践基地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未来要进一步抓住契机、加强合作、积极创新,共同助力乡村教育,以教育促振兴。他希望教育工作者们能以此为切入点,运用好“互联网+”工具,探索教育共富的突破口,增强贫困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最后,各位老师和领导与实践队员们就如何发挥师范生的所学所知助力教育共富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教育扶智,功在千秋。本次“山海协作”实践基地的学习让实践队全体成员对结对帮扶助力教育共富有了全新的认识,成员们深刻感悟到了“山海情”所传达的不忘初心的带头精神、不遗余力的担当精神和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接下来,实践队将继续关注地区学校的结对帮扶活动、开展相关实践调查,脚踏实地,将教育的星光播撒到贫困地区,为实现教育共富、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青春智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09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