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近年来,种地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就像现金随着微信、支付宝的出现慢慢被人淡忘一样,不再常被人提起。“土地现在正经历着什么?粮食安全将由谁来保障?”带着这些疑问,湘潭大学法学学部赴湘潭市湘潭县暑期实践团于7月5号和6号先后前往湘潭县石鼓镇人民政府以及铜梁村、歇马村两村进行走访调研,从政府到村民,多处走访,多方调查,旨在初步了解当地土地情况,探讨普遍推广土地流转与集约化经营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以实现“有地→有人种地→有粮”的路径演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新思路。
初步探索,了解石鼓镇整体情况
7月5号,怀着兴奋和好奇,团队成员搭上汽车前往此次三下乡实践的第一站——湘潭县石鼓镇政府。抵达目的地后,团队成员与当地政府顺利对接,对农业技术发展部门的左才伟主任进行了采访。左才伟主任介绍道,石鼓镇的农田机械化程度高,土地利用率高,荒地较少,抛荒现象不严重;但是也存在如农作者老龄化严重,比例失调,特色经济作物与传统粮食作物种植间存在冲突,国家鼓励粮食种植但种粮实际收益不高等问题。采访过程中,左才伟主任也提到了村里老人的情况,老人想种地但力气不够,他说:“农村里这一批老人对土地是最有感情的。”团队成员唐晴薇提到对左才伟主任的这句话印象深刻,她感叹: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人选择离开乡村,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离土地的距离远了,对它的感情自然变得淡薄,调研团队或许能借此次下乡走近土地,更加深刻地理解老人对土地的感情。
前往铜歇两村,深入走访调研
7月6号,团队成员经过昨天的走访对石鼓镇有了初步了解,这一天,他们坐着在城市很难再见到的摩托,继续进行实践,先后前往铜梁村与歇马村。
调研团队在铜梁村采访了村委会彭运丽主任、陈后坤老先生和几户人家,了解到该村由于当地土质较松散,不适宜机械化操作,同时耕地面积小且分散,不适宜集约化经营,主要发展旅游业来带动经济,该村有湘潭最高峰,人称“湘潭的西藏”,有曾国藩曾经走过的古道,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基于铜梁村山多田少的情况,承包了十多亩地的陈后坤老先生家可以算是“种粮大户”了,但只有夫妻俩和儿子在打理。陈老先生说:“全村在农地干活的基本上都是六十几岁的老人。”反映出青年劳动力紧缺。他还透露,铜梁村存在私自建房、挖湖造田等“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甚至有少数村民以种田为耻。邻里土地纠纷现象时有发生,村干部对此采取漠视态度,称农民不懂法律,难以维权。此外,村民们对土地流转政策不了解,但不希望抛荒,一般会选择出租或让他人帮忙种田。
调研团队在歇马村走访了当地村民,该村大多数人都外出打工,土地利用非常不平衡,荒地很多。团队成员发现,种田成本高是消磨农民种田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府对种田有奖励,但由于大多数人是小规模种田,很难达到政府的奖励标准,因此,政府的激励政策在实际实施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在两天的时间里,调研团队克服了炎热的天气,采访了不同的人,从调研工作“一头雾水”到“轻车熟路”,大家慢慢适应了下乡生活,正如团队成员所说,“人在事上磨,磨着磨着就顺滑了”。
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才有希望解决问题!通过这次实地走访调研,团队成员发现农村耕地存在“非粮化”“非粮化”现象,种粮效益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农村“空心化”、村民“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土地相关政策以及国家补贴政策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等等问题尚待解决。倘若没有亲身体验,或许理论只会停留在理论,这也加深了大家对后续调研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09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