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脚步丈量土地,乡村振兴擦亮底色 ——湘大学子前往石鼓镇调研

来源:湘潭大学 作者:邱莎 张子琦 吴婷

“70 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近年来,种地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就像现金随着微信、支付宝的出现慢慢被人淡忘一样,不再常被人提起。“土地现在正经历着什么?粮食安全将由谁来保障?”带着这些疑问,湘潭大学法学学部赴湘潭市湘潭县暑期实践团于7月5号和6号先后前往湘潭县石鼓镇人民政府以及铜梁村、歇马村两村进行走访调研,从政府到村民,多处走访,多方调查,旨在初步了解当地土地情况,探讨普遍推广土地流转与集约化经营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以实现“有地→有人种地→有粮”的路径演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新思路。

初步探索,了解石鼓镇整体情况

7月5号,怀着兴奋和好奇,团队成员搭上汽车前往此次三下乡实践的第一站——湘潭县石鼓镇政府。抵达目的地后,团队成员与当地政府顺利对接,对农业技术发展部门的左才伟主任进行了采访。左才伟主任介绍道,石鼓镇的农田机械化程度高,土地利用率高,荒地较少,抛荒现象不严重;但是也存在如农作者老龄化严重,比例失调,特色经济作物与传统粮食作物种植间存在冲突,国家鼓励粮食种植但种粮实际收益不高等问题。采访过程中,左才伟主任也提到了村里老人的情况,老人想种地但力气不够,他说:“农村里这一批老人对土地是最有感情的。”团队成员唐晴薇提到对左才伟主任的这句话印象深刻,她感叹: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人选择离开乡村,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离土地的距离远了,对它的感情自然变得淡薄,调研团队或许能借此次下乡走近土地,更加深刻地理解老人对土地的感情。

前往铜歇两村,深入走访调研

7月6号,团队成员经过昨天的走访对石鼓镇有了初步了解,这一天,他们坐着在城市很难再见到的摩托,继续进行实践,先后前往铜梁村与歇马村。

调研团队在铜梁村采访了村委会彭运丽主任、陈后坤老先生和几户人家,了解到该村由于当地土质较松散,不适宜机械化操作,同时耕地面积小且分散,不适宜集约化经营,主要发展旅游业来带动经济,该村有湘潭最高峰,人称“湘潭的西藏”,有曾国藩曾经走过的古道,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基于铜梁村山多田少的情况,承包了十多亩地的陈后坤老先生家可以算是“种粮大户”了,但只有夫妻俩和儿子在打理。陈老先生说:“全村在农地干活的基本上都是六十几岁的老人。”反映出青年劳动力紧缺。他还透露,铜梁村存在私自建房、挖湖造田等“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甚至有少数村民以种田为耻。邻里土地纠纷现象时有发生,村干部对此采取漠视态度,称农民不懂法律,难以维权。此外,村民们对土地流转政策不了解,但不希望抛荒,一般会选择出租或让他人帮忙种田。

调研团队在歇马村走访了当地村民,该村大多数人都外出打工,土地利用非常不平衡,荒地很多。团队成员发现,种田成本高是消磨农民种田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府对种田有奖励,但由于大多数人是小规模种田,很难达到政府的奖励标准,因此,政府的激励政策在实际实施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在两天的时间里,调研团队克服了炎热的天气,采访了不同的人,从调研工作“一头雾水”到“轻车熟路”,大家慢慢适应了下乡生活,正如团队成员所说,“人在事上磨,磨着磨着就顺滑了”。

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才有希望解决问题!通过这次实地走访调研,团队成员发现农村耕地存在“非粮化”“非粮化”现象,种粮效益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农村“空心化”、村民“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土地相关政策以及国家补贴政策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等等问题尚待解决。倘若没有亲身体验,或许理论只会停留在理论,这也加深了大家对后续调研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09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带领…… 澄园宣讲 南京审计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劳模精神,心有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了深入学习劳模精神、奋斗精神的号召,于7月5日在校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对校内的基层劳动…
防疫知识记心中 “追寻”安全校园
“追寻”文化支教队队讯(通讯员黄晓玲)2022年7月9日星期六上午,高州市云潭镇云潭中心学校防疫科普教育课堂开讲啦!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疫情防范意识和能力,岭南师范学院“追寻”文化支教队积极为社会贡献…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红色”树标杆,“物业”换新貌
2022年7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红管先锋实践队伍在日照东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且选取了部分物业集团进行专门访谈交流。海恒物业便是红色物业的典型代表,海恒物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红色…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党建引领,物业创新
2022年7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红管先锋实践队伍参观考察了海恒物业。海恒物业是日照市东港区典型红色物业集团,积极探索以党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模式,坚持建设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物业集团。近年来…
#2022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赴池州市月亮湖社区“池堂”科普志愿服务队”趣味化学篇
#2022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赴池州市月亮湖社区‘池堂’科普志愿服务队”【以趣味实验,秀化学风采】化学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在…
走进千村观察,调研三农发展
为助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深刻了解乡村振兴理论,在调研中增强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走进云阳清水之乡,寻三农发展新气象”调研团来到重庆云阳清水土家族乡火…
湖师学子三下乡:家访,一次家与校的“携手同行”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凝聚家校力量,合力共育学生成才,湖北师范大学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一分队全体支教队员于7月6日在阳新县浮屠镇中心小学开展“家校同行,携手共育”的家访活动。家访的背后是…
#2022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赴池州市月亮湖社区“池堂”科普志愿服务队”动听音乐篇
#2022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赴池州市月亮湖社区‘池堂’科普志愿服务队”【温情暖岁月,音乐奋人心】音乐,如下午茶时的一杯香茗回味无穷;音乐,如春天里的一缕微风,温暖和煦;音乐,如生日时的一块…
湖师学子三下乡:铭记历史,让红色基因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里
(通讯员邱珺妍)红色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基因本色,为铭记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反抗侵略战争、英勇善战的生动场景,7月4日至7月5日,湖北师范大学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在阳新浮屠镇中心小学开展支教…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 ——河小青与社区同行
7月8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河小青”团队分为三个行动小组,在湘潭三个社区进行调研实践成果展示及宣讲,三场宣讲均取得较好的成果。经过几天的实践调研,团队成员对湘潭水资源的现状和污水处理体系有了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