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采访篇|禾场上家庭农场负责人邓春生:创十星,立乡风;建农场,促振兴
7月7日下午三点,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赴益阳市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帮扶团(以下简称帮扶团)迎着骄阳,从周立波文化故居出发,前往禾场上家庭农场负责人邓春生邓伯伯的家中进行采访调研。邓伯伯一家不仅经营着禾场上家庭农场,而且还被村上评为“十星文明家庭”,是村里的模范家庭。帮扶团在邓伯伯的院子里就“三农”问题同他进行了深度交流,在采访过程中,邓伯伯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帮助帮扶团成员们了解当地的真实情况,解码清溪村的“新山乡巨变”。
一、紧跟社会风向,争做文明先行者。
“我本身是共产党员户,之前还被评为了‘卫生清洁示范户’‘谢林港镇五好家庭’等等称号,我那一双儿女,儿子现任村干部,负责宣传和党建工作;女儿虽远嫁岳阳,但生活幸福。”邓伯伯自豪地说道,“特别的是,在维护村容村貌方面我也积极配合工作,之前还担任了疫情防控的志愿者,积极参加了一个当地特色的组织,该组织主要负责协调群众之间的矛盾,劝导不文明的游客,有突发的气象灾害也会及时派出紧急行动小组。现如今,这个组织办的有声有色,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谋了福利,解决了群众很多内部的纠纷。”通过与邓伯伯的交谈,帮扶团的成员们可以看出邓伯伯是一位紧随时代浪潮,积极响应社区号召的“新型青年”。的确,邓伯伯岁年庚花甲,但身体依然健壮,在一些前线活动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二、转变经济体系,争做产业领头羊。
“我想起了好像沾着在禾场上、谷仓里、山茶下和荷塘边的童年的种种记忆。”周立波所著的《山乡巨变》中写道。这也是邓伯伯家庭农场名字的由来。邓伯伯在采访时说道:“乡村振兴要有产业,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所以我才决定着把原先的农业开发公司重新打造一个‘禾场上家庭农场’,其实我本来是想弄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当地为响应政府号召,创新性地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方案,并与我取得联系最终落实了这项计划。而农场名字采用《山乡巨变》中的‘禾场上’三字,也是为了增加文化宣传效应,体现浓厚的周立波文化”
三、助力乡村振兴,争做百姓造福者。
当谈到农场盈利的问题时,邓伯伯指出他们农场是今年才建立的,缺少经验,经营体系和盈利模式还不成熟仍在摸索当中,农产品也还没到走向市场的时候,所以现在盈利虽然有但是并不高。他们当下的目标主要是改善当地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帮助现在的小朋友们懂得鸡鸭等是如何养殖的,稻谷是怎么种来的,提高他们的对世界认知水平;并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相协调,树立榜样力量,带动其他村民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邓伯伯计划在农场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造福当地百姓。
图 1为帮扶团成员正在采访邓春生伯伯
采访过后,帮扶团成员与邓伯伯一同进行了合照。相机中,邓伯伯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一定是对清溪村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笑容,一定是对自家农场未来经营成功充满决心的笑容,一定是作为清溪村一份子为清溪村黎民百姓谋幸福充满自豪的笑容。帮扶团的成员们一致认为,无论是国之重匠,还是像邓伯伯这样的投身乡村发展的普通老百姓,都值得为他们点赞。
图 2为邓春生伯伯与帮扶团成员的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1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