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地方园艺产业的发展情况,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浙江农林大学“太湖农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我校科技特派员臧运祥老师的带领下于6月30日-7月2日在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水口乡、林城镇等地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对当地的桃产业园、水口培优家庭农场、水口瑞专茶场、大唐贡茶院、长兴欣艳青梅场、天平村蔬菜扶贫共富基地进行了调研考察,并与各处负责人开展了座谈交流。
第一站 和平镇桃产业园
该产业园采用观光、采摘和销售一体化模式。经过对产业园负责人的访谈,实践团的队员们了解到制约当前产业规模的三大问题:一是物流运输问题;二是品控把握问题;三是轮作和连作障碍问题。该企业品牌效应已树立,也在带动周边果农学习先进栽培技术,提高果品质量,园艺产业发展已有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一定规模。但在生产技术水平、产品多样化水平、机械化程度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要在这几个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当地园艺产业再上新台阶。
第二站长兴水口乡
实践团在当地农林定向生何震涛的带领下,分别赴长兴水口乡培优家庭农场、水口瑞专茶场、大唐贡茶院考察调研。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茶场,辐射带动数万农户实现了连续自动化生产。实践团随负责人深入种植一线,参观阳光玫瑰和夏黑两种高品质葡萄,观察葡萄日灼现象和葡萄生草栽培形式。了解到农场缺乏机械化生产,需要云南专业人士采摘,人工成本高。为加长生产产业链,将无用的葡萄秸秆和玉米芯粉碎用于种植姬菇(食用菌),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率。
实践团观看阳光玫瑰的保果措施
第三站林城镇
为了解长兴当地青梅产业和蔬菜产业发展近况,实践团在长兴县林城镇人民政府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先后前往长兴欣艳青梅场和天平村蔬菜扶贫共富基地调研参观。在长兴欣艳青梅场,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青梅种植中遇到的三个问题:第一,青梅新产品更新迭代慢,海外市场接受的青梅种类少;第二,青梅易长斑点,影响外观,导致出口率降低;第三,青梅的修剪和采摘人工成本高,前期修剪要求高。在天平村蔬菜扶贫共富基地,随基地负责人参观调研了水肥一体机种植黄秋葵、芦笋等蔬菜。据负责人介绍,水肥一体机解决了蔬菜因水肥不均或水肥不足而造成的存活率和品质降低的问题。
实践团参观天平村蔬菜扶贫共富基地
经过三天的调研,实践团深入调查了长兴县的产业发展情况,充分了解到了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实践团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带给农业生产的优势和作用,但也意识到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实践团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根据产业实际,结合课本知识,开发思维,提出了例如促进青梅制品多样化、依靠网络直播平台促进产品消费、发展工艺品加工产业实现农场多产业结合、集中培训游离工人以降低采茶人工成本等一系列具体可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助力农户科学种植,同时也实现了团队成员的自我提升。
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师生服务团志愿服务队的师生们积极深入基层,利用暑期时间,真正践行“研必以报效祖国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的科技志愿者精神。不仅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进行很好的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也致力于用自己的汗水、知识和一心向农的奉献精神,为助推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以及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农林的智慧和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14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