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咿呀咿欸……锵!”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五河镇五河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急促的鼓点像潮水一样涌来,随着镲相互摩擦的声音划破空气,古拙质朴的岳西唱腔在会议室里荡漾开来。
岳西县五河高腔剧社的几位老艺人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他们的表演。7月,安徽师大文学院赴菖蒲创意写作教学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前往五河镇五河村拜访了这些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艺人们。
他们点染高腔的灵魂
志愿者们一走进剧社办公室,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在墙上的各式精致华美的演出服,再看时,原先坐在椅子上的老艺人们已经站立起来——他们早已等在这儿了。
当志愿者们对岳西高腔传承中心的艺术顾问汪同元老师进行采访时,老艺人们就坐在一旁静静听着,眼睛里满是专注,听到精彩处,便使劲地点头。其中一位负责伴奏的老艺人坐在角落里,注视着与自己朝夕相伴的“老朋友”——锣、鼓、钵与镲,时不时地,拿起棒槌在鼓面上轻点几下。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生活在大别山深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多数没有很高的文化,不懂什么大道理,此刻坐在这里听研究专家向志愿者们介绍他们挚爱的岳西高腔,脸上是真诚而欢喜的。
随后,岳西高腔的表演正式开始。五位艺人端正地坐成一排,锣鼓咚锵,《天官赐福》的曲声随之响起,一人主唱,到高潮处,五人齐唱,曲调高亢,唱腔浑厚,乐声肃穆,给人以天官降临、赐福人间的仪式感。他们用心演好自己的角色,一丝不苟,专注诚恳,因年老而浑浊的眼睛此刻闪耀着动人的光芒,点染着岳西高腔的灵魂。
他们奏响乡野的乐曲
五河村的高腔剧社成立于2011年,作为一个体系完整、组织完备的民间高腔组织,自成立以来,剧社一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多次高质量完成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进景区的演出任务。剧社的成员,既有退休的工厂职工、辛勤耕作的农民,也有贩卖茶叶的商人、手工业者,剧社演出没有出场费,老艺人们也没有补贴,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是发自内心的对高腔的热爱与敬畏。
2012年,中央电视台在岳西县河南村蒋氏支祠“六行堂”进行拍摄,五河高腔剧社受邀做专场演出。“央视的栏目组对节目的质量要求很高,为了拍出尽可能完美的高腔视频,我们天天往返于五河村和河南村之间,一遍又一遍地排练,每个人都默默付出,没有一句怨言。”提起那次录制,老艺人们都笑呵呵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六年来,送戏下乡、嫁娶喜事、为敬老院老人“庆寿”,只要有需要,剧团成员们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自愿进行演出。演出结束,每个人都精疲力尽,吃饭也不讲究,随便弄点菜就对付一餐,“不求吃好,只求吃饱。”
当志愿者们问道他们坚持的原因时,老艺人们露出淳朴的笑容:“就是喜欢唱嘞,不唱忍不住嘛。再说了,我们不来唱,谁来唱嘞?”据统计,仅仅是成立的前三年,剧社已经义务演出31场,观众超过6000人。这样的民间剧社,在岳西有12家。从妙道山村到思河村,从茅山敬老院到乡村大舞台,高腔剧社的艺人们就这样奏响乡野的乐曲,将岳西高腔唱遍了乡村的每个角落。
他们期待高腔的未来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岳西高腔迎来发展机遇。但其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没有专业的剧团,没有系统的师徒传承,没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岳西高腔可谓处境艰难。”一位老艺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岳西高腔的传承问题是老艺人们一直担忧的。网络携卷着流行文化汹涌而来,依然遵循传统唱法的高腔很难引起年轻一代的兴趣,愿意花苦功夫去学习的更是寥寥无几。如今的剧社靠着老艺人们对高腔的满心热爱维系着,但因为没有固定的收入,很难有人将其作为毕生的事业去传承。
在专业的戏曲教育中,只有京剧、昆曲等较大剧种有专业化的培养体系,岳西高腔的传承,还是以传统的口耳相传为主,缺乏系统的培养模式。“岳西高腔能不能传承下去,还是要看年轻一代。我们老了,没希望了。”老艺人口中充满忧虑和无奈。
“海上蟠桃初献,人间岁月入流,开花结果几千秋,来在华堂庆寿……”有这样一群人,扎根于乡野,从年少到古稀,从万历年间风靡全国的青阳腔到响彻大别山区的古老戏曲,将近四百年的时间,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与传承。作为乡土文化的长情守护者,无论岳西高腔传承的境遇如何,此时此地,他们的唱腔,都一如当年那般浑厚与动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1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