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稻蛙致富,生态兴农

来源:集美大学财经学院 作者:邱泽华 林汇钦

为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号召,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大力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通过与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开展合作开展稻蛙综合种养事业,在保障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上全面构筑“生态修复防线”,走好绿色发展道路。

7月5日至7月7日,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成员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李学山副教授带领“稻蛙丰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队前往漳州市平和县进行采访、调研、实践,深入了解当地如何将“稻蛙共作”打造成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全产业链,从而促进产业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并利用水产专业知识对当地稻蛙养殖提出实用性建议,通过技术交流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青年智慧,在广袤的稻田中谱写属于集大青年的青春之歌。

交流模式方案,促进提质增效

“稻蛙丰年”实践队来到漳州市平和县芦溪山里印象家庭农场有限公司,与公司负责人朱振伟总经理交流稻蛙共作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了解当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的农业发展模式及养殖基地中“稻田蛙”生态立体循环种养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了解公司的种养规划及全国蛙类养殖市场现状与前景。

实践队员通过与朱振伟总经理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达成一致意见:当前稻蛙养殖行业的主要矛盾在于农户难以对稻米的种植及产量提起足够重视,相比于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号召,更加倾向于重视个人收益的增加,因而在稻蛙综合种养行业中存在许多“重蛙轻稻”的现象,不规范的操作导致水稻产量不尽人意。因而需尽快通过制定稻蛙综合种养行业规范化标准,通过宣讲形式让国家政策层面内容与绿色种养观念“飞入寻常百姓家”。促进稻蛙综合种养事业从地方探索转向逐步规范和统一的新阶段,打造可复制、可持续的绿色生态环保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在谋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有力推动稻蛙全产业链走生态、环保、绿色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稳步推进稻蛙综合种养事业行稳致远。

多方采访调研,总结振兴之道

“稻蛙丰年”实践队通过采访芦溪镇陈耀辉镇长、芦溪山里印象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振伟总经理及当地农户与田间工作人员,了解到芦溪镇稻蛙共作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发展。

据朱振伟总经理介绍,当地因地制宜采用综合种养和水旱轮作模式——上半年种植水稻,配套进行蛙类养殖,下半年轮种芦溪芥菜、萝卜、莴笋等蔬菜,养出的成蛙每只在7—8两左右,而公司基地内生产出的稻蛙米更是在福建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创新中心举办的福建省渔米鉴评大赛上荣获金奖。

当地农户也表示:曾经镇上青年劳动力多会选择外出务工,村镇老龄化程度逐年增加,随着稻蛙共作的产业不断融合、发展、振兴,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纷纷有所改善,稻蛙产业不仅带动了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其上下游的产业链更带动了家家户户的就业,吸引青年劳动力回流,实现经济、生态、人文等多重效益的实现,这条生态、环保、绿色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得到当地家家户户的认可。

而谈及稻蛙产业的未来,芦溪镇陈耀辉镇长则表示:政府与企业合作发展稻蛙产业的初心与落脚点皆在于为人民谋幸福,在解决粮食生产的同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未来当地会在稻蛙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推出预制菜、发展稻蛙农旅特色实践基地等形式对稻蛙共作进行多方面推广,将“稻田+”的概念进行贯彻落实,将“养好一只蛙,产好一袋米,种好一颗菜,酿好一杯酒”作为芦溪未来具体的发展方向。

团聚青年智慧,助力产业发展

“稻蛙丰年”实践队在实践期间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一道进行土地丈量,进行适应稻蛙综合种养的标准化改造,铺设放逃网。队长林汇钦同学更是运用自身实验经验对标准化改造工作展开系列指导,帮助农民对曾经的标准化改造工作流程及细节根据不同地形、土地面积提出因地制宜的优化意见,一亩亩新的稻蛙田在农民与实践队员们努力下产生,为来年当地生态稻蛙事业蓬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实践队员与农民一道在田间捕捉稻蛙样本,测量记录其对当地的适应状况、摄食状况等数据,并与此前的数据及其他地区稻蛙种养的数据进行相应比对,针对农民在综合种养中遇到的困惑与困难结合平日所学水产养殖专业知识一一进行耐心解答,并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要素综合考量,对当地的稻蛙种养提出专业指导意见,将所需注意的事项对农民们进行详细嘱咐。

同时,实践队发现当地的稻蛙综合种养事业尚在拓展振兴阶段,家家户户产品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且销售渠道多局限于线下。因而建议当地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种养打造产业品牌,同时可借助淘宝、抖音等新媒体直播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齐发力,带动芦溪蛙与稻蛙米加速“走出去”,为当地经济与产业发展贡献集大学子的绵薄之力。

全面推动建成小康社会一年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稻蛙丰年”实践队也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勇担时代重任,主动融入乡村发展大局,不断在稻蛙综合种养领域进行技术研发,推动相关技术落地,助推稻蛙产业提质增效,帮助农村与农民们昂首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不断贡献青年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21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承华夏千年薪火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深入红色基地,感悟革命精神
为坚定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激励当代青年牢记初心使命,发扬红色精神,传承党的优良作风。7月9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参观观考察调研队赴马鞍山市濮…
“数润星泽”出发了
中国青年网岳阳7月7日电(通讯员石俊杰)7月7号,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赴岳阳市湘阴县金龙镇“数润星泽”教育服务关爱团秉着团结友爱、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到了目的地——玉华中…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
6月29日下午18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在团队QQ群通过群视频的方式顺利开展。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全体成员参…
“星梦”启航,同心圆梦
“星梦”启航,同心圆梦江惠芳2022年7月9日星期六,岭南师范学院“星梦”社会实践队于茂名市化州市杨梅镇中心小学举行“三下乡”启动仪式。队伍有幸邀请到茂名市杨梅镇中心小学陈恩校长,陈国勇副校长,“星梦…
青春实践丨浙师美院“印象田园·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再出征
7月1日下午,美术学院2022年“印象田园•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征仪式在18幢311教室隆重举行。我院党委副书记严建春、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宋琳、学工办辅导员邵利炳、余瑛以及来自“印象田园·美丽乡村”…
玩转彩虹,缤纷生活
玩转彩虹,缤纷生活——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科创云乡”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之变色泡泡龙、彩虹雨科普课堂“一道彩虹在蔚蓝的天空中,仿佛在向大地微笑”。孩子的世界是缤纷多彩的,是…
爱心公益行共筑中国梦
中国青年网驻马店7月8日电(通讯员张梦柯)由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组成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展已经进展到第二天。活动组织返乡大学生到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投身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生态…
黄精花茶市场调研:抗压、普及、创造
“北有长白山人参,南有九华山黄精。”黄精是九华青阳“一县一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有着独特营养价值与经济效益,但在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缺少大数据支撑,安徽师范大学生科院赴池州九华山T·药食同源中药…
彩虹泡泡雨,趣味妙课堂
彩虹泡泡雨,趣味妙课堂——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科创云乡”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之变色泡泡龙、彩虹雨科学源自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发现,是最根本的学习方法。秉承这一理念,重庆师范…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图书馆查找资料活动
6月20日,“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团队负责人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图书馆进行了有关连云港市年鉴、连云港市经济发展概况、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