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对“稻虾共作”模式起源地湖北潜江调研后。为进一步探索稻虾共作模式的优化升级发展。7月9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农兴实践团前往淄博市高青县畜牧渔业服务中心进行参观访谈。了解高青县“稻虾共作、荷虾共生、虾光互补”种养殖模式,达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提高经济、生态效益,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会议伊始,科长陈大琳利用播放高青县清水小龙虾宣传片的方式,让实践团成员对小龙虾发展现状有个直观的了解。接下来陈科长分别从小龙虾发展历史、产业优势、营养价值、产业发展规划及现状、产业推进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五方面做了讲解。陈科长告诉实践团成员,高青县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尝试性养殖小龙虾的,而荷虾共生、稻虾共作、模式以及虾光互补模式是从2020年做出的发展规划。在谈话中团队成员得知,高青县在小龙虾养殖方面分别从扩大养殖面积、创办合作社、聘请养殖技术员、建立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四方面推进小龙虾产业发展。陈科长提到,“荷虾共生、稻虾共作、虾光互补”都极大程度利用了自然资源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化,全面化利用,切实贯彻不浪费任何一块土地方针。
随后,高青县畜牧渔业服务中心主任郭立平利用PPT的形式为实践团讲解了小龙虾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及技术。郭主任提到,在高青县小龙虾养殖中,基本都是采用生物防治,比如会在池塘里面放养少量花白鲢来调节水质,通过花白鲢的行为来判断池塘含氧量是否符合小龙虾生活标准。并且在稻虾共作、荷虾共生种养殖结合的方式中,要开环沟来防止小龙虾由于逆水性逃网。
在郭主任和陈科长讲解完后,实践团就关于“稻虾共作,荷虾共生”模式的提出、实际实施的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与郭主任和陈科长展开交流。郭主任告诉实践成员,高青县最开始是借鉴其他地区藕塘种植粗放的种养殖模式,之后根据高青本地的特点探索出了精养的养殖模式,最终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良形成现在的“稻虾共生、荷虾共生”种养殖模式。在问到关于这种种养殖模式中出现的困难时,郭主任讲到,由于之前大部分该发展模式的地区在南方,北方初次引进面临着雨季短,水源不足,放养密度少等问题,但高青借助地理位置优势临近黄河,利用引黄灌溉工程进行养殖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关于实施了这种种养殖模式以后收入变化情况和生态效益。陈科长从两个角度进行了讲解,从种植业角度看农作物产量下降,收入相应下降,从养殖业角度看,养殖小龙虾带动了其他相应产业的发展,一亩双收,提高了整体亩产值。与此同时,为保证小龙虾的正常生长会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小龙虾的品质,间接保护了生态环境。
最后,实践团与主任郭立平、科长陈大琳进行合影留念。通过此次交流,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高青县“稻虾共作、荷虾共生、虾光互补”种养殖模式,其极大程度的利用了自然资源,因地制宜,高青县集体利益的提高有助于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幸福指数,农兴实践团也将努力奋斗,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里面去,彰显时代大学生的担当和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22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