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红色,走近红色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作者:恰青春风华,遇百

走进红色,走近红色

——水利学院“恰遇红色”暑期社会实践队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导,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恰遇红色”社会实践队伍经商讨决定利用暑期实践加入社会课堂,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尽青年之责,显青年之姿。本大学生实践队分属于党史学习实践类团,主要依托于各地的红色资源,通过实地的走访、学习,更深入地体悟红色文化、宣传红色历史,通过实践探访的形式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渗透进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中,让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更有力地担当时代责任。

此次实践活动共分为两期进行,本大学生实践队利用成员分散各地的假期之便,在第一期党史学习实践中,实地寻访了不同省份地区的四个烈士陵园、三个红色基地、三个红色景点。 7月5日,实践队成员张伟业、吴潇潇、张凯娟、何欢欢带领我们开启了本期实践活动的第一站——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图1)、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烈士陵园(图2)、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革命烈士陵园(图3)、河南省濮阳市抗日烈士纪念碑(图4)。“为国牺牲,永垂不朽”、“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们看到,每一座烈士陵园中央都矗立着一座醒目的革命烈士纪念石碑,其上“永垂不朽”四字不止是镌刻于石碑之上,更是在映入我们眼帘那一刻深深镌刻入我们的心里。据走访,当地的居民表示:每年的清明时节,政府干部领导以及周边中小学生都会经由统一组织来到烈士陵园进行祭拜扫墓(图5)。 有名烈士、无名烈士,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献身给祖国的各地优秀儿女,他们长眠于那陵园之中,永垂不朽的是他们的战时记录,永垂不朽的是他们那为国无私的斗争精神!

7月7日,实践队成员李东昀、张凯娟走进了本期实践活动的第二站——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图6)、中共闽清二都支部旧址(图7)、闽清战时民教流动工作队部旧址(图8)。通过参观红色基地,跨越时空再次走过革命先辈奋战时留下的片片历史足迹,以端正的青年之姿将“红”印入心间,时刻牢记青年使命,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踏实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

7月9日,本期活动的最后一站,实践队成员曾子佺、郭博文来到了湖北省衡阳市明翰广场(图9)、船山广场(图10)、广东省深圳市陈郁故居(图11)。夏明翰广场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仿若夏明翰先生正怀碧血丹心,以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之态立于我们面前。“湘西草堂”、“岳衡仰止”,王夫之先生在此“湘西草堂”潜修17年,写下800多万字的著作成为一代大儒,曾国藩、谭嗣同、彭玉麟、毛泽东等人深受船山先生思想影响,毛泽东曾说:西方有个黑格尔,东方有个王夫之。南山之子陈郁先生在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活动中英勇顽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懈努力,居功至伟,是极值得当代青年钦仰学习之模范。

本期党史学习实践活动暂告一段落,共历6天,队伍足迹遍布6省10地,青山埋忠骨,鲜花祭英魂,走进红色,静听红色故事,回顾艰难岁月,还原先辈们走过的路,身临其境感受红色精神、红色信念,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热血是我们本期所得,本实践队将借助本期实践的所见、所闻、所感投入下期的党史宣传实践中,以走入群众的方式开展,致力于宣传普及红色故事、发扬红色精神信念。

撰稿人:202003711张凯娟(15980164365) 202003710张 雪(16696171215)

指导老师:张健存

2022年7月9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22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助力社区图书馆焕新颜,社会实践队员齐心协力

社会实践队员齐心协力,助力社区图书馆焕新颜——曲阜师范大学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近日,由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的实践队员们,深入社区,为社区图书馆的整理工作贡…… 聂深一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点亮未来的希望 深入社区服务

深入社区服务,点亮未来的希望——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2024年1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社会实践队队员,走进了曾经的小学和社区辅导机构,为当地的孩子们提…… 李卓航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点亮未来的希望 深入社区服务

深入社区服务,点亮未来的希望——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2024年1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社会实践队队员,走进了曾经的小学和社区辅导机构,为当地的孩子们提…… 李卓航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健康运动畅行 促进社区共建

促进社区共建健康运动畅行——曲阜师范大学社区青春小分队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而社区内的健身设施成为了关键的服务点。然而,社区健身设施仍然存在一些短板,这些问…… 刘冉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净化行动绘社区,青春志愿映绿意

净化行动绘社区,青春志愿映绿意——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2024年1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在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惠安丽景小区展开了一项…… 张旭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爱暖人心,情温寒冬

情温寒冬,爱暖人心——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指数,让社区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2024年2月14日,黄花园社区组织了一次社区慰问活动。…… 刘亚欣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文化扬精神,走进历史品沧桑

走进历史品沧桑,传承文化扬精神为了进一步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踏上了探索之旅,前往参观位于河南洛…… 秦凯飞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美术馆社会实践活动

艺术之旅:山东美术馆社会实践活动在2024年2月15日,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踏上了前往山东美术馆的社会实践之旅。这次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让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成员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审…… 苗永锐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心得之暑假社会实践
经过这些天的暑期实践,我们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而此次活动是分享劳模故事,学习劳模精神。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劳模与劳模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劳模,即劳动楷模;所谓劳模精神,是指爱岗敬业、争…
华中农业大学“与客同煨食”志愿服务队赴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7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与客同煨食”志愿服务队前往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革命传统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学习党建实务。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农讲所的革…
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陶器,是一种用黏土或陶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它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也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
发扬灿烂古老文化,让人类智慧源远流长。
陶器,是一种用黏土或陶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它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也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
让陶器走出国门
外语讲陶器,扬非遗文化陶器,是一种用黏土或陶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它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也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陶器在古代作…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万花筒制作
为提高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动手能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实践能力,7月9日,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大学生们去九龙坡区石龙社区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大学生们用PPT向社…
重庆师范大学物电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万花筒制作
为提高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动手能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实践能力,7月9日,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大学生们去九龙坡区石龙社区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大学生们用PPT向社…
赶集历险记
2022年7月9日星期六,今天是“风知夏”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放假日,如果说前几日的快乐授课是一种欢快充满动力的风格,那么今天就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所谓“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云淡风轻近…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建团百年,走进青少年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建团百年,走进青少年为加深当代青少年对建团百年的理解,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2022年7月9日,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丰文社区志愿者小分队…
外语讲陶器,扬非遗文化
外语讲陶器,扬非遗文化陶器,是一种用黏土或陶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它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也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陶器在古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