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急救知识的普及率,让居民了解更多日常急救知识,更好地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2年6月27日,杭州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救在浙里”急救科普小队来到杭州市余杭区海汇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活动。
6月27日,做好活动准备之后,成员们按照心肺复苏、AED的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还有呼吸循环神经、胃肠问题、中毒和创伤急救的顺序展开了急救科普。开始时只有零星几人给予关注,但在小队成员们热情的讲解和专业的操作演示下,周围居民逐渐驻足聚集,并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活动中。尤其对于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法,居民们展现出相当高涨的学习热情。科普小队对愿意在假人模型上实践操作的居民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使得居民更熟练掌握急救知识与操作。同时为了保证宣讲效果,除现场演示外,各位讲解员还会不时与听众积极互动,提出关键的问题并进行强调等。最后小队成员与社区居民进行访问交流,得到了许多好评,以及关于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意见建议。
活动结束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尽管这不是我们科普小队活动的第一天,但我仍深有触动。在活动开始前,我在查询资料做准备工作时,就发现其实大家对这些日常创伤的处理方法还存在许多误区。另外,我平时上网会经常看到人们因急救不到位而失去生命的新闻,这些事件常常使我深思急救知识普及的意义。当生活中出现突发意外时,专业的救援力量往往无法做到第一时间到达,而在此之前,人们能否运用正确的急救知识,提供妥善的应急救护,至关重要,这与急救知识的普及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以完善急救体系,努力在全社会范围内织就更严密的急救保护网,提升全社会急救意识。同时,急救设备覆盖率不断扩大,AED等装备陆续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因此,了解运用急救知识,学会使用相关设备,对每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我在活动过程的采访中也得知—许多居民都表示自己先前在网上有了解一些急救知识,但在实际操作后才发现其实自身认识还存在偏差,感觉单凭理论很难去真正实现实践操作。同时他们也表示日常生活中确实经常遇到紧急异物卡喉等情况,学习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法这些急救操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掌握一项急救技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瞬间,挽救一条生命。因此在我看来,急救知识科普一定要结合理论和实际,让人们亲身参与实践操作,才能实现人们懂急救,会急救,敢施救。而我们小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急救科普活动的,不仅科普理论知识,还鼓励居民进行实操,使居民充分了解应急救护的基本要领。
另外,在实践过程中我感触颇深的是宣讲者和倾听者彼此间的作用力。其实要面向许多人宣讲,并细心指导居民们进行实操,这样的工作是繁琐疲惫的,但我们的成员却始终积极热情,这正是因为感受到人们对急救知识的热切渴求,而这份热切可能恰是被成员传递知识的专注所激发。宣讲者和倾听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彼此的热情是可以互相传递的。非常庆幸感谢,成员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想,有一天学习者们运用到这些急救操作时,便是他们的努力得到回报之时——生命的延续是最好的回馈。
最后,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参加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其中我增强了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学习到一些处理问题、与人沟通的技巧,尤其我熟练掌握了这些急救知识,并愿意传递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我也拥有了一个与社会亲密接触的机会,我可以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发,并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从而引导我们去了解、感受社会。希望接下来能继续努力,传播更实用的急救技能,来弥补人们应急救护上的认知盲点,共同用急救知识撑起生命的保护伞。我们义不容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24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