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8日下午,我们的社会实践团队出发,行程开始。在此之前一天,我们刚刚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便急匆匆踏上行程,那个燥热又令人烦闷的下午竟恍然如梦。直至匆忙收拾好躺在济宁宾馆的小床上时,才发觉社会实践已经正式开始了。
团队的十四个人,在陌生的城市发掘那些古老的文化气息。我们在陌生的一条条路上穿梭,寻找城市中沉淀下来的建筑艺术。京杭大运河贯穿济宁,又仿佛随处可见,行走在路上总能看到幽深碧绿的河水和灰色深沉的河堤,济宁不愧为“运河之都”。
天气很闷热,阴沉沉的有要下雨的征兆,庆幸的是我们在距离博物馆开门前一分钟便到达了。一行十四人自由参观,不断的惊叹于那些古建筑的历史感和沧桑的美,不管是锈迹斑斑的铁塔,还是生机勃勃的碧池园林全部以惊艳的姿态进入我们的眼睛。更令人惊讶和惊喜的是悠游自在的锦鲤鱼群,在波光粼粼的池水中恣意畅游。一灵动一古老,一生机一暮年,鱼群与周围的古建筑形成了儿孙绕膝的亲切景象。
之后,我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去往浣笔泉,猜想着古代文豪以怎样的赤诚之心每日在池中浣笔,墨汁染浓了池水,字迹竟能入木三分。然而,真正浣笔泉的“景观”瞬间打破了我们的幻想,不敢想象“浣笔泉”如此衰败的境况下是如何让文学大家甘愿在此浣笔的。
离开了浣笔泉,我们去往下一站。虽然这里的吃食差强人意,但它的商业建筑却令人不得不拍手叫绝。占地广阔的古建筑形式的建筑群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灰色与深色交映,气势磅礴。由此,我又想起了那些衰败的真正的古建筑,失落的不仅是心情还有建筑在历史沉淀下所令人敬仰的深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2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