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体悟利民工程对乡村振兴促进作用,感受三峡地区的变迁与发展,7月10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宜昌暑期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前往三峡大坝进行参观学习,重温习总书记视察路线。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前往太平溪观景台总览三峡风貌,张玲燕感慨道:“‘更立西山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每次背诵完这首诗后,我都能深刻感受到毛主席对三峡工程对期待与盼望,希望我们今日也能不虚此行,在领略山河之壮阔的同时,挖掘其背后的历史底蕴与人文风貌。”
实践团成员游览三峡大坝
随后,当地居民为实践团成员讲述了三峡大坝的建设史:“咱们中国人,都是安土重迁的人,但当地人却在听说修建这项工程既能改善长江中上游的通航条件,又能防洪发电时,两百多万人选择了移居搬迁,这才有了咱们宜昌今天的经济发展。”
听完讲解后,团队成员纷纷对此表达了崇敬之情,并在实践团团长豆鑫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了三峡工程在推进宜昌市乡村振兴中的重大作用。龚瑞表示,从短期收益来看,三峡大坝的建设减缓了当地农业受暴雨、干旱等极端自然天气的影响,为拉动宜昌地区农业农村发展,促进“三农”问题等解决作出了重大贡献。何子琛则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他认为三峡工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当地水陆交通,从而发挥宜昌作为四方通衢的作用,进而便利外来人才的引进与当地产业的发展。
活动最后,团队成员学习了“一个标志、三个典范”的相关内容,并深度解析了习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文明理念,对团队成员日后的宣讲起着启示性作用。
据悉,本次活动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宜昌暑期社会实践团理论学习系列活动之一,通过此次实地参观学习,团队成员对“生态宜居”的文明发展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在开拓自身眼界的同时,体会利民工程的伟大。
文字: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宜昌暑期社会实践团赵若彤
摄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宜昌暑期社会实践团杨哲
审核: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李善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29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