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新时代全面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6月16日至18日,巢湖学院 “建团百年背景下大学生劳动观念和践行劳动教育的方式调查团”赴安徽省宣城市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团队旨在调研建团百年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和践行劳动教育的方式,弘扬“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坚定理念。
6月16日,调查团队从巢湖学院出发前往宣城市,踏上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征程。团队成员抵达宣城市后,整理好行囊,明确好分工,怀揣着激情开启了本次“三下乡”之旅的第一站——宣城市宣州区万达广场。在这里,团队成员们通过采访青年大学生们对于劳动教育观念的认知进而展开此次调研。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有磨难也有惊喜,从最初的不熟悉人物与环境总遭到拒绝,到最后在团队人员们找对方法,坚持不懈的发放下,初步工作的进程虽有曲折,但却顺利完结,增强了队员们的信心,为接下来的实地考察奠定了基础。
6月17日上午,调查团队抵达宣城市庙埠村党群服务中心,由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带领团队成员展开第二站调研。于工作人员的介绍得知:庙埠村劳动人民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勤劳方可致富的劳动教育观念。谚语背后所含农民的劳动美德及劳动观念,也深受团队成员的感慨。随后,团队成员参与了庙埠村“建团百年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的发展”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旨在说明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劳动教育对青年一代的意义。演讲者受采访时说:劳动是梦想的阶梯,劳动是成长的力量,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更加的热爱劳动以及劳动人民,这是做演讲的初心和本质。最后,由庙埠村党委书记带领团队成员展开了劳动教育观影活动,影片展现了社会各个行业不同岗位劳动人民的日常工作以及当代大学生的体验感悟,大学生串接到社会中各个小的岗位,发现原来再小的岗位依然有他的制度和存在的意义。路边红绿灯的修理,马路垃圾的打扫,小区居民的日常安全等等,这些都离不开修理工,环卫阿姨,保安叔叔的工作。一部影片让团队成员们有了新的认知和收获,树立远大理想的前提下,亦要从群众出发。
6月17日下午,团队成员们在庙埠村党群服务中心展开了志愿服务工作——为社区里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登记。据采访在场医护人员得知:由于疫情常态化,核酸检测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家常便饭”。天气逐渐炎热以及工作量的加大,希望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共同抗疫。今天,团队成员也穿上了“蓝褂儿”,带上了头套、手套、口罩,真正体会抗疫志愿服务的辛苦。有劳动有收获,贯穿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观念可能是只做有偿的劳动,志愿服务则是一项无偿的劳动,志愿者们无条件帮助他人,物质上没有收获,但精神世界却得到了提高。在这次志愿服务中,团队成员们刷新了认知,积极行动起来,每人一小时换班制,旨在帮助他人。
6月18日,团队成员们在庙埠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庙埠村贫困居民的家中。帮助老人完成了一些简单的家务,切实了解老人日常生活情况,感受老一辈人的辛勤劳动。紧接着,团队成员们跟工作人员来到火龙果种植大棚,了解种植火龙果的要点,帮助农民打理果园,在劳动中感受快乐,在劳动中获得成长。工作人员采访果园的“园长”后得知:这里的水果都是自然成熟,农民们每天都会走到大棚里看一看,看的是一份收获,图的是一份心安。对没有走进过大棚的调研团成员们来说,干的是一捧激情,助的是一份钦佩。
历时三天,“建团百年背景下大学生劳动观念和践行劳动教育的方式调查团”顺利完成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调查团深入安徽省宣城市庙埠村开展实地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烈日下,团队成员们与农民一同劳作,意识到曾经自己不想去做的苦累工作也会有人做、总得有人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有时,庄稼收成不好,连本钱也无法保住,团队成员们懂得在劳动中应脚踏实地、遇挫折不放弃。青年人、大学生应愿意劳动,坚持劳动,热爱劳动,坚信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思想理念,做劳模精神的弘扬者,为劳动教育的发展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33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