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文脉,迎亚运:杭城学子联合杭州图书馆开展“最忆是杭州”文化探秘小课堂
相聚杭城的邀约虽已迟延,探索亚运的热情却从未停歇。为了弘扬中华文明,展现亚运风采,杭州师范大学耕远文化公益团队联合杭州图书馆,在杭州图书馆少儿分管开启了“最忆是杭州”文化探秘小课堂系列讲授,为杭城学子带来丰厚的精神“红利”——中华优秀文化进第二课堂。
首先我们来到了“如果衣服有‘秘密’”主题专场。
“上开一个洞,下开一个洞,还嫌洞不多,两边再开洞。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物品?”课堂从老师的谜语开始,驾乘“时光列车”,领略各朝的服饰样貌。交领右衽为汉,钿钗礼衣为唐,圆领盘扣为清。此外,民国的旗袍、西装和中山装又是一番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的别样风姿。锦衣华裳,同袍同泽,历史的年轮、时代的更替,在服饰的演变下鲜明展现。孩子们欣赏着着黑板上各朝各式的服装版型和颜色搭配,了解了古人含蓄典雅的审美取向、对称统一的艺术美感,进而感悟中华民族素来的温厚包容、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
“老师,为什么不同场合的衣服设计也不同呀?”小朋友问道。“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不同场合有特定的文化意蕴,你们瞧,每一处设计都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礼仪的重视。”面对小朋友们的疑问,老师耐心地对中华传统服饰做了进一步讲解,并为同学们示范古人作揖行礼的正确姿势,拓展了传统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紧接着,小朋友们顺利解锁了“神秘的下一站”,来到了 2022年杭州亚运会。亚运服饰,承古之风韵,融今之时尚,是中国传统服饰在新时代的重生和创新。通过一个亚运礼仪服装的视频,独具韵味的杭州文化元素呈现在了大家眼前,唤起孩子们对于杭城的独家记忆。虹韵紫、湖山绿、月桂黄、水墨白,一笔一画尽显东方范式与杭城风情。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中华服饰文化的千年发展历程,不仅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生活画卷。从孩子们频频举手和阵阵欢笑声中,我看到了他们对“锦绣中华、亚运风情”的求知热情……
孩子们对课程的热情让耕远团队深受鼓舞,成员们一鼓作气,于7月9日开启了课程的下一站——守护国宝“玉琮”主题专场,此次课程以杭州良渚文化为切入点,旨在结合亚运主题,带领孩子们探寻“玉琮”的前世今生,并以“玉琮”为线索搭建良渚文化与亚运盛会的内在桥梁,感悟与古为新的文化魅力。
“关于亚运的知识,小朋友们了解多少呢?”课程伊始,一个疑问带领小朋友们走近有关亚运的旧识新知,从亚运会的举办概况到新增的项目种类,从意蕴丰富的亚运图标到活泼可爱的亚运伙伴,孩子们的心神始终牢牢地被丰富多彩的亚运文化所牵引。小朋友们一问一答,以情景对话的形式生动展现亚运文化与杭州乡土的密切联系。“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人文融入自然,奏响诗与歌的新篇章。授课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乡土文化故事,增强孩子们对传统文明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随后,我们的亚运伙伴琮琮跟随孩子们一同回溯源广流长的玉琮文化。琮琮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玉琮,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老师通过多种玉器图片的展示,引领小朋友们找寻独属于玉琮的秘密。玉文化于中国绵延千年,长期以来被人们冠以美好的寓意,而良渚玉琮则多由玉石所制,“琮”字的偏旁也化用斜玉的写法,蕴含了古人对高尚操守的追寻。从玉琮的颜色、大小、形状、图案等多个方面进行更细致地观察,孩子们很快就归纳出玉琮的外在特点,良渚玉琮以三色为主,多以节数三作为高矮的分界线,形状内圆外方意蕴着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考。随着一张全国玉琮分布图的展示,小朋友们见识到玉琮分布的广泛性,其中占有两个“之最”的良渚玉琮更是其中翘楚。让小朋友惊叹于中华传统地大物博的同时,也提升了对杭城文化的自豪与信心。
在学习了杭州亚运和玉琮文化的相关知识后,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绘就独家设计的亚运图标。杭城风韵同亚运新颜相结合,彰显孩子们对杭州亚运独到的见解。
“我们的课程并非单向输出,而是一条主线、多条分支、交织成面,从课程设计到课堂教学,坚持‘由线到面’的原则,多项发力,良性互动,共建乡土文化教育之‘面’。”课后,耕远文化授课团队如是说。
文化因创新而辉煌,文明因发展而精彩。在以亚运为主题的两次探寻之旅中,孩子们不仅领悟到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并且加深对中华民族守常达变、赓续前行特质的认知。作为新一代历史的传承者,他们将见证亚运新风吹向更光明的未来。接下来,团队也将继续联合杭州图书馆推出“最忆是杭州”文化探秘小课堂,带领小朋友们化身“小小考古家、“小小探秘家”,一起探寻悠久而又独特的杭州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33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