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有感
中国青年网盐城7月3日电(通讯员张一凡)蓝天白云,军号嘹亮,红旗飘扬,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同时也为了激励自己更好的活在当代,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财管208团支部的九位同学于2022年6月11日相约一起来到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拾级而上,在近50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内,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再现了新四军八年抗战、十年征程的烽火岁月。“江淮英杰,卫国干城”这是江泽民总书记于大厅左面墙上的题词,大厅中央是陈毅、刘少奇、张云逸、赖传珠、邓子恢五位新四军领导人的铜质雕像,他们各个神态飞扬、威武挺拔还有背后石壁上千千万万个冲锋的新四军战士,这正是“江淮英杰”最好的诠释!
在馆藏文物展厅中,队员们通过展厅内系统地陈列着新四军各部队坚持敌后抗战的史料与文物,有历史照片1000余幅,全面了解新四军将士光辉的革命事迹和新四军从创立之初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一路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除此之外展厅内还提供了老一辈革命先烈们所留下的语言材料,诠释着邓小平爷爷的题词“中华儿女们记着:你们的幸福生活是用血换来的!”深切感受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以及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崇高追求和坚定执着。
看着馆内那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仿佛又引领所有人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个、一批批宁死不屈、前赴后继的新四军抗日英雄们,他们不畏艰难困苦,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他们同仇敌忾,他们奋起抗争!千千万万颗爱国心团结在一起,拯救民族于水火,铸就了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1937年,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断升级,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共合作抗日的形势下,继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经共产党的多次交涉和国民党当局的同意,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从10月起陆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纵横华中敌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惧艰险,不怕困难,以坚忍不拔、顽强果敢的斗争精神,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并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战斗于日军占领的上海、南京、徐州、武汉、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周围和水陆交通干线两侧,谱写了一曲曲胜利凯歌,成为华中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让所有人的心中都止不住心潮澎湃,激荡起心中不灭的爱国情愫。慷慨赴死、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是新四军抗战将士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青少年要大力弘扬新四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铁军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大力弘扬新四军艰苦奋斗,团结拚搏,不畏困难,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对于今天党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速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启示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大家别忘记,如今,中国正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社会主义建设,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的光荣任务就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古人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请革命前辈和先烈放心,革命的下一代决不会辜负老一辈的希望!青少年将与全国人民一起奋发图强,开拓前进,从青年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弘扬长征精神,使长征精神代代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通过这次参观的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让所有人感悟到: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即使是在战火纷飞的那个年代,仍有许许多多的革命志士,不畏抗战道路的艰辛和时刻面临的危险,愿意为了祖国的安宁和子孙后代的安康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革命先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中国的希望与未来。先辈们的伟大革命事迹会流芳百世,他们身上的伟大革命精神也会一直被人们铭记和弘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作为大学生,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争取在未来能够更好的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不怕吃苦,是敢为人先,是无私奉献,是拼搏进取。这样的一份精神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让中国越走越好,发展成为现在这样一个东方大国。铭记党的发展历程,感恩党对中国人民的好,继承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让国家越来越强大,更好的实现中国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36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