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十分重要、非常及时,对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要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而大众实践集体传承的项目对于增强社区、群体以及广大民众的参与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实践团在实地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上,探索“非遗进校园”的可行性和实践方案。 “非遗进校园”活动,是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载体,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探索“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和时间方案也是实践团的第二阶段安排。在第二次会议中,队员展开集中讨论,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以下工作部署。第一,由于本阶段中小学已全部进入暑假,收集素材分为三种形式:如果可以与校方负责人见面采访,选择见面采访的形式。有条件进入校园的话,实践队员在学校书法、美术特色课程教室参观拍照,了解中小学校园非遗文化宣传。如果不能与负责人见面,采取微信、钉钉或者其他联络工具进行线上采访。此外,多利用本地本县的融媒体平台和学校官网,查找“非遗文化进校园”的相关资料。其次,实践队员要加强与校方的联系,力争取得校方的合作与支持,向校方搜集“非遗进校园”的资料,并整理汇报。实践队计划在7月13号完成第二阶段的时间安排,并根据各队员所在位置及各地防疫政策,做出合理分工。 采取切实措施,构建“非遗进校园”传承平台,是拓宽非遗文化传承领域的有效途径。青少年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从学校教育入手,以青少年为抓手,对于文化遗产传承及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力图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同时挖掘培养非遗传承后备人才。“非遗进校园”,当取得社会各方重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39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