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缓解金融信贷资源供给向农村倾斜不足,帮助农村农民设计贴合需求的新兴金融信贷模式,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打造地域特色支农金融品牌。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队伍来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溪支行,探讨“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为支农兴农,在国家出台《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政府文件中指出,要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覆盖乡村金融服务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治理与改革等各个方面。紧随其后,各地市纷纷响应,通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特色产品专项贷款等活动,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以泉州农发行为例,设有六个县域支行,其业务涵盖普惠金融,粮食储备,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等。实践团队首先走入银行业务大厅,向银行工作人员了解目前关于乡村振兴的项目进程。据悉,安溪县域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其农村路网是“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典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溪支行将持续鼎力支持安溪县域的农村路网、市镇路网、省道、国道、园区道路硬化等建设。 而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溪支行行长热情地接受访谈。据悉,考虑到债务风险及政策因素影响,近年银行的业务也面临着一定压力,在发放贷款前,要考虑成本和收益,要核算清成本收益,考虑还款来源,以避免政府现金流缺口。实践队还了解到目前推进落实乡村振兴面临以下问题: 在国家财政紧张的背景下,乡村振兴资金不充足,大多定点支持示范村县,而条件更为贫弱的乡村受到忽视;乡村振兴角度宽泛,开发不集中,不足以支撑某一特定产业兴起;招商引资的政策不够成熟,社会资本参与度不够高。 对此,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应承担整合多方面资源的角色,明确资金、项目、投向,促进多方合作,找到契合点,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在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方面,积极探索与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经济合作社、益农信息社等农村基层组织的深入合作,推广“多社融合”的特色发展模式。要推进社会集资、盘活国有资产等工作,亟待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乡村振兴是一项‘蓝海’新机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溪支行也正创新挖掘可复制的试点项目。” 通过此前团队对安溪当地茶企茶园的调研,实践队了解到当地茶企仍面临贷款可抵押物少、融资难、贷款周期与生产周期不匹配等问题。实践队通过此次访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溪支行,进一步了解农业金融产品设计基本理念,并从探索碳汇、水权,加强数字建设及生态茶园建设等方面提供合理建议,希望能够助推“生态+金融”的茶园新模式的发展,落实好“三茶统筹”政策,为茶企注入金融活水。 最后,银校双方就“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为题开展座谈会议。会上,双方围绕服务安溪乡村振兴展开交流讨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溪支行就近年来农发行支持当地乡村振兴的做法与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简要概括,并从政策职能、业务范围、创新驱动等多方面对农发行相关政策制度及其变化与更新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百强县+经济重镇+项目自平衡+县市级核心国企担保”、“片区统筹平衡”、“有效资产配建+”等六大创新模式。 实践团队则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学校全面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相关举措,通过发挥相关学科的专业优势,在精准助农、人才支农、科技强农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之后双方重点聚焦安溪本地茶产业、农地类项目等行业进行深入交 流互换意见,取得良好效果。并共同表示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密切交流、精准对接,落实前期党建共建协议,实现共赢发展,共同助力安溪实现乡村振兴。 此次活动的意义在于深入银校交流,探索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合力推进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划,依据安溪县域的特色茶产业,持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探索更多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路径,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茶农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42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